第144章 五十两白银(1 / 2)

在清代道光年间,四川仁寿县丽山村深处,有个名叫骆先扬的地主大佬,依靠两位得力长工和一名忠实佃户林锡仁发家致富,金银满仓。林锡仁不仅勤劳朴实,还在自家田边栽下了几株珍贵的马尾松,静待它们长大成才,预备日后用来翻新破旧的瓦房。</P>

命运弄人,一场意外打破了宁静的乡村生活。同村的刘芳忠,贪婪之念驱动下,竟趁着夜色偷砍林锡仁精心照料的松树。这一幕恰巧被正在田间劳作的林贵撞见,林贵乃林锡仁之子,年轻气盛,一腔热血瞬间沸腾。</P>

林贵勃然大怒,疾步上前,一把抓住了正挥斧砍树的刘芳忠,厉声质问并嚷嚷着要拉他到乡约面前评理。刘芳忠自觉理屈词穷,试图溜之大吉,但这激起了林贵更大的愤慨。二人扭打在一起,刘芳忠畏罪心虚,面对林贵的拳头不敢回击,只是一味闪躲。</P>

在混乱之中,林贵一记重拳不偏不倚砸在刘芳忠头顶,刘芳忠应声倒地不起。林贵误以为这是刘芳忠故意装模作样逃避惩罚,便转身离去,任由他在田埂旁蜷缩不动。殊不知,这一拳酿成的后果,将会引发一场波及全村、甚至触动县衙神秘刑书的巨大风波,而那位惯于颠倒黑白、操控案情的刑书,这次能否再次施展手段全身而退,仍是未知数……</P>

随着时间流逝,林贵见刘芳忠仍旧躺在地上毫无动静,心中陡然升起一股不安。他迅速奔向前去唤他,怎奈无论怎样呼喊,刘芳忠都像是沉入了一个无声的世界,没有任何回应。林贵心头一紧,颤巍巍地探出手,小心翼翼地触碰刘芳忠的鼻息,顷刻间寒气穿透骨髓——刘芳忠已没了呼吸,死寂的气息令林贵如坠冰窟,一时乱了方寸。</P>

不巧的是,骆先扬家的两名长工正好目睹了林贵与刘芳忠的激烈冲突,若此事泄露,林贵无疑将成为嫌疑焦点。林贵深知事态严重,立刻央求两名长工保守秘密,随后急匆匆奔回家门,与父亲林锡仁共商对策。</P>

林锡仁一听闻此事,老实巴交的农夫顿时面色苍白,恐惧犹如恶魔扼住了他的喉咙,怕儿子因此丧命或受到严惩。林锡仁绞尽脑汁也找不到合适的解脱之道,最终决定带着林贵求助于地主骆先扬,寄希望于他能提供一条出路。</P>

骆先扬听罢事件始末,眼珠一转,给出了一个看似巧妙的计策:让林家父子将刘芳忠的尸体悄悄转移到村头的水塘边,伪造出刘芳忠不慎落水溺亡的现场,同时放置刘芳忠常用的柴筐作为佐证。他料想刘芳忠那两个胆小且依赖性强的儿子,在听到这样的解释后,多半会因恐慌和无助而接受这个说法。</P>

林家父子听罢,觉得这是唯一的出路,当下点头同意。于是他们在夜色掩护下,将刘芳忠的尸首放入水塘,并刻意摆布了柴筐,制造了一幅落水悲剧的画面。次日清晨,林家父子便急急忙忙找到刘芳忠的两个儿子,按照骆先扬的指示,坚定地声称刘芳忠是失足落水不幸身亡。</P>

刘氏兄弟果真如骆先扬所料,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他们惶恐不已,加之林家父子一口咬定是意外事故,两人虽内心存疑,却无力反驳。骆先扬适时出现,承诺帮忙料理刘芳忠的身后事,此举换得了刘氏兄弟感激涕零,他们满心以为找到了可以信赖的依靠。就这样,在各方的合谋与掩饰之下,这起看似简单的纠纷逐渐演化成了一场深藏不露的悬案,而真相,则如同水底的石头,永远沉没在了塘底。</P>

后续的发展正如骆先扬精心设计的那样,林家父子所编织的谎言成功地骗过了刘芳忠的两个儿子,随着刘芳忠的遗体被安葬入土,这一连串事件仿佛被深深地埋入了岁月的尘埃之中,林家父子原本悬着的心也随之渐渐归于平静。</P>

命运之轮并未如他们所愿静止不前。骆先扬以及他家的两名长工嘴边的秘密终究没能封存,如同滴漏中的水珠,一滴滴泄漏出去。林贵与刘芳忠的恩怨纠葛,那个曾经被掩盖的真相,开始在乡村的巷尾街头悄然蔓延开来。村民们很快得知,刘芳忠并非如传言中那样因意外溺水而亡,而是另有隐情,这股谣言的风声甚至越过了田埂山丘,吹到了邻近的村落。</P>

彼时,刘芳忠的大女儿已在邻村嫁做人妇,当她偶然从乡亲们的窃窃私语中捕捉到父亲真正死因的线索时,内心的悲愤与不甘让她即刻动身回到了久违的丽山村。她痛斥两个弟弟轻信他人谎言,竟对杀害父亲的元凶抱有感激之情,实属糊涂至极。随后,这位刚烈的女儿毅然决然地带领弟弟们前往县衙击鼓鸣冤,坚决要求开棺验尸,誓要查明其父真正的死因,揭露隐藏在背后的罪恶。</P>

当骆先扬得知刘芳忠的大女儿打算验尸查真相的消息,恐惧如同乌云笼罩心头,深知一旦验尸结果显示刘芳忠并非溺水而亡,自己难逃包庇罪责、沦为隐瞒真相的共犯的命运。</P>

林锡仁和林贵父子俩得知此变故后,更是心惊肉跳,他们第一时间奔向骆先扬求助。骆先扬本就忧虑自己会暴露,加上林家父子的苦苦哀求,他决定找上一位关键人物——村中小酒馆老板杨太,希望借助他的关系网摆脱困境。</P>

别看杨太只是经营一间小店,但他有个背景深厚的亲戚——舅舅邹居贤,此人乃是县衙里的刑书。那时的县令贪图享乐,不理政务,实际上县里大小事务基本由邹居贤一手操办,民间因此尊称他为“二县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