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硬着头皮闯了进去(1 / 2)

在清朝中期,四川这片土地上,苛捐杂税如乌云压顶,让百姓喘不过气来。同治十一年,东乡县(今宣汉县)的农民袁廷蛟,因为不满县衙和大户们的无情盘剥,决定与舅舅一起,挺起胸膛,前往京城告状。结果他们被扣上“鲁莽叩阍”的罪名,被遣送回四川,遭受了总督的责杖和枷号之苦。但袁廷蛟是个硬骨头,他并未屈服,反而更加坚定了上告的决心。</P>

到了光绪元年,袁廷蛟摇身一变,成了农民领袖,他率领着700多名愤怒的乡亲,齐聚县府,要求县令减轻百姓的粮税负担,并清算那些不公的账目。短短几天内,饿着肚子前来请愿的乡民们如潮水般涌来,人数激增到2000多人。</P>

然而,东乡知县孙定扬却是个狡猾的家伙,他见势不妙,便两次诬告袁廷蛟聚众滋事,并上报到成都请求派兵镇压。四川总督文恪一听东乡是白莲教的首义之区,立刻觉得那里是“盗匪渊薮”,于是下令提督李有恒带着2000名士兵前往东乡“剿匪”。这场剿灭行动惨烈无比,无辜的男女老少被杀得血流成河,1000多条生命就这样消逝了。</P>

袁廷蛟父子幸运地逃脱了这场灾难,他们几经波折来到了北京,准备向皇帝告状。然而,命运似乎对他们并不眷顾,告状不成反被押解回川。更令人愤怒的是,朝廷竟然命令东乡惨案的直接参与者文恪来查办此案。文恪这个老狐狸,一面欺上瞒下,谎报案情;一面又对袁廷蛟父子严刑逼供,企图让他们屈服。</P>

这时,几位了解冤案内幕的监察御史站了出来,他们接连上奏朝廷,揭露了文恪的罪行。朝廷终于震怒,将李有恒和孙定扬革职查办。而文恪这个老狐狸,自知罪责难逃,竟然把责任全都推给了前任川督,企图让死人替他受过。</P>

然而,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光绪三年正月,朝廷突然将文恪调任为山东巡抚,而原山东巡抚丁宝桢则升任四川总督。这一变动让东乡的百姓们看到了希望,他们相信在丁宝桢的治理下,四川将会迎来新的曙光。</P>

在清朝的官场里,丁宝桢可是个响当当的名字。这位老兄,人如其名,刚正清廉,就像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想当年,同治八年,他“前门接旨,后门斩首”,把那位慈禧太后身边横行不法的太监安德海给办了,赢得了天下百姓的喝彩。连曾国藩都夸他是“豪杰士”,可见这哥们儿不是盖的。</P>

可谁曾想,这位铁面无私的丁大人到了四川之后,却变得有些犹豫不决。他整顿吏治、发展经济,都是一把好手,但唯独对那朝廷明令彻查的东乡惨案,他却像是蜗牛一般慢吞吞,久久不见动静。</P>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丁宝桢虽然是个清官,但也不是圣人,他也有自己的小九九。这次他和文恪对调,虽然官升一级,但去的是个烂摊子,既是朝廷和清流对自己的期望,也是慈禧太后给他穿的小鞋,这祸福还真难测啊。</P>

文恪那厮,皇室贵族,朝中有人,眼下还在自己的老窝山东省蹲着。丁宝桢心里明白,要是自己查出文恪等人的问题,文恪那厮一定会抓住自己的把柄发难,到时候可就得不偿失了。他怎么能乱揭这位前任的烂疮疤呢?</P>

可他不知道的是,这文恪早就打好了算盘。他重金贿赂慈禧太后身边的亲信,与丁宝桢对调,就是为了让双方都在新的任所里为各自原任的弊端互相遮掩。这样一来,他们都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何乐而不为呢?</P>

于是,丁宝桢一番思忖之后,决定拖泥带水,将东乡案定性为“暴民造反”。这样一来,既不得罪文恪,又能保住自己的官位,可谓一举两得。但这样的处理方式,真的能让百姓满意吗?丁宝桢心里也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但在这波诡云谲的官场里,他又能如何呢?</P>

东乡的血雨腥风渐渐平息,但留下的冤案却如悬在朝廷上空的乌云,久久不散。新总督丁宝桢对此案束手无策,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朝廷只得再次出招,派前任两江总督以省亲为名,悄悄潜入四川,誓要揭开这桩血案的真相。</P>

两个月后,真相大白于天下,可这案子却像蜘蛛网一般,牵连甚广,甚至触及了朝廷的几位高官。钦差大臣面临巨大的压力,只好将所查案情如实上报。然而,四川的某些官员却玩起了“反间计”,伪造证据,指派李有恒之母进京鸣冤,反咬钦差一口,说他收受乡民贿赂,并未深入调查。这一下子,事情就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P>

清流党纷纷上奏,要求严惩凶手李有恒和文恪等人。刑部也是一头雾水,这黑暗到家的清政府,竟然只是轻轻地点了丁宝桢一下,说他“轻纵案犯”,然后降了他的官职,但仍让他继续担任四川总督,观察后续表现。这东乡冤案,似乎就这样成了一桩无法翻案的铁案,人们都在猜测,是不是真的就这么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