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老朱便是出生在十里程渡口对岸的一处村庄,在称帝建立大明以后,凤阳被建为中都。这十里程渡口同样被老朱高度赞誉,并口头册封为“皇家渡口”。
除此以外,神州陆沉、永嘉南渡,有大半流民便是从皇渡南逃。昔年楚霸王项羽兵溃垓下,也是从固镇突围,南走皇渡。
国姓爷北伐,亦是走皇渡横扫淮北,吓得北京城里的顺治皇帝如坐针毡。
皇渡除了战略地位重要,商业地位同样重要。
明军未至淮水与满清隔淮对峙时,这里每日都是来往行船络绎不绝。
清军未在固镇停留太长时间,在征调大批民夫运输粮草辎重,并构建后勤粮道。
一切准备就绪,张文焕这位满清老将终于从固镇挪窝,移师南下。
两日后,清军前锋兵至皇渡。
对岸的明军得到消息,同样也做好了准备,第一军主力两万大军全部驻扎于皇渡对岸各处滩涂,还有一镇则移师濠河,以防清军绕后突袭。
六月十五。
好日子。
张文焕是五月抵达的皇渡渡口,然后连搜集带临时砍树赶制渡船,又花了他不少时间。
到现在,总算是勉强凑齐能够一次性登陆数千清军的渡船了。
张文焕作为沙场老将,自然深谙骄兵必败的道理,他可不会仗着自己手里都是西北精兵还有盛京索伦兵,就急匆匆的渡河开战。
既然要打,那就一次性发动猛攻,好打河对岸的反贼一个措手不及。
当白,皇渡渡口还是没有丝毫动静。明军早从月前警戒,一有风吹草动就往淮河对岸疯狂开炮,至现在,也就时不时开两炮,注意下清军动向。
清军老是不渡河,都快让明军习惯如此隔淮对峙了。
是夜,以往一向十分安静的皇渡渡口,忽然出现了大量清军士兵。
曹第亲临阵前,只打着一个火把,精神抖擞的按着腰间刀柄,大喊道:“快,快!都动作麻利着点儿,这可是本镇好不容易从张大帅那里争取来的机会,可别叫张大帅还有其他同僚把咱们给看扁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