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杨恭:他过河,我也过河(2 / 2)

那位带队渡淮的清军总兵曹第就是被一发开花弹炸死的,尸体都被炸的面目全非了,还是看盔甲辨认出来的。

杨恭却是继续道:“而且,句不中听的,我大明若想要真正取代伪清,唯有在正面战场上真刀真枪碾碎伪清的精锐,如此才可真正令下人心归附我大明。”

黄籍中不话了,不是被服了,而是明白这位杨大将军决心已下。

而且这话也确实是对的,所谓计谋诡诈都是在兵力不对等的情况下,迫于无奈才用的战略。

当两军兵力对等,唯有堂堂正正击破敌军才是王道。

要不然,一支军队若永远只懂得道取巧,却不敢打硬战。哪怕胜再多场,也不会真正得到人心。

并且,运气也总有用光的一。

……

距离渡淮大战结束已有两日,张文焕还是没能下定决心。

当初是他力排众议,决定南下攻夺凤阳的战略。

现在却是寸功未建,就先折损了手上的西北绿营精锐,而且大军也落得个不进不湍尴尬局面。

真要就这么退了,怕是他这把老骨头难辞其咎。

可不退,又能怎么办呢?

难道再花个把月时间打造渡船,重来一次渡淮大战?

且不提他还有没有那个时间,关键这法子就是一次性的。可一不可再,对岸的反贼也不是傻子,怎么可能没有防备?

张文焕到底是个老将,已经老了,也开始变得婆婆妈妈、瞻前顾后。

这在战场可是大忌,优柔寡断、犹犹豫豫肯定赢不了。

入夜,月黑风高。

杀人夜。

两个值守清兵正有一搭没一搭的闲扯。

“张大帅好歹与咱们也是乡党,咱们弟兄为他出生入死,这回来就卸磨杀驴。”

“少两句吧!咱们到底是败兵,连曹总镇都折在对岸了,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好歹上面没克扣咱的军粮。”

“呵,要真敢克扣军粮,信不信咱直接投贼,不,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