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再度议和,退居关外(2 / 2)

历史上,雍正登极不久就把戴铎发配年羹尧身边当差。年羹尧一死,戴铎立马被雍正打为贪官一同处死。

飞鸟尽,良弓藏。

胤所以没有称帝,反而拥立弘历为帝。除了雍正传位诏书外,便是戴铎给的建言。

戴铎告诉胤:“现在着急称帝既不能得到支持,反而还会成为累赘。而立弘历则不同,弘历本就是皇帝阿哥,又是实质意义上的储君。有传位诏书作为背书,稍微运作一番,便可顺理成章。而胤则趁机为摄政王,效仿清成宗多尔衮那般,挟天子,睡太……咳咳。”

后来也果真如此,相比直接篡权,那些八旗王公大臣的确更愿意拥立一个小皇帝。

尝到甜头的胤现在对戴铎十分信任,虽没有直接许以高官,却已然开始常参机要。

胤点头道:“戴先生所言有理,只是如今时局,我大清该当如何自处?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戴铎连忙拱手道:“摄政王言重!而今时局,微臣以为,朝廷当从速派遣使节,南下与那伪明南朝议和。”

胤眉头微挑:“议和?”

不光是他,在座众人尽皆眉头微皱。

上次的议和都没什么结果,明廷那边完全就是狮子大开口。张口就要他们把北京拱手相让,退出关外,这压根就没法谈。

只不过,上次雍正本就只是拖延时间,所以也不是太在乎议和的结果。

但即便如此,这议和一而再,也着实丢面子。

胤没有直接拒绝,只是迟疑道:“现在议和,会否有些太迟了,若议和不成,岂非凭白失了颜面?”

被软禁快两年,早已老实沉稳不少的胤跟着附和道:“摄政王说的在理,我以往在西北领兵时都是如此,战场上都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更是不可能得到的。”

戴铎说道:“议和自然不可能真正成功,此议和无非是要伪明放松警惕。北京已无险可守,且直隶之地,也难以抗衡伪明大军。既如此,为何还要死守北京,学那前明崇祯帝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