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汉化广南(2 / 2)

朱怡炅真这么搞,不仅大明新朝要分出大把钱粮往广南着手移民,而且这些移民广南的汉民也必定会跟本地人抢土地。

朱怡炅说道:“此事易尔,只要你们在广南推行改革,当地士绅必定要造反生乱,甚至会蛊惑无知百姓也跟着一起闹事。届时大军镇压下去,这人一死,土地自然也就空出来了,完全足够分给移民垦地的汉民。若还是不够分,那就将广南百姓迁出来一些,往北疆内陆移民。”

戴瀚这下明白了:“臣遵旨。”

一句话,不惜一切代价。

宁可牺牲广南本地土著的利益,也要让汉民在那里移民扎根。甚至真出现人地纠纷,也得以汉民为优先,与琉球县一样的策略。

不过朱怡炅没有任何负担,整个安南不论郑阮,长期停战下内部早就腐化严重。土地大量兼并不说,赋税徭役也是愈发繁重,西山军能起来的那么快便是在此。

大明的新政改革,说到底针对的都是安南士绅。那些无地的安南百姓不仅受不到影响,反而今后要交的税也变少了,还免去了各种苛政徭役。不少人甚至还能分得属于自己的土地,对这些广南百姓而言,大明反而还是他们的救星。

朱怡炅一番叮嘱下来,基本算是在告诉这些广南官员,在广南省尽管放开了造,最好能逼得广南士绅造反,要不然那上万狼兵还真不好在广南大开杀戒。

朱怡炅又勉励道:“广南虽为中国故土,却久离中国,染了蛮夷习气,还是要诸卿尽心竭力。只要能将广南治理安定,诸卿皆可直龙图阁。”

皇帝如此直白的政治许诺,四人连忙拱手应道:“臣等谨遵陛下教诲,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只要能把广南一省治理好,就能直龙图阁,这等同于一步登天了。在座几人都还年轻,还有大把时间,自然都想在新朝建功立业,留名青史。现在只需在广南辛苦几年,出来了就能一步登天,直入中枢,傻子才不尽心尽力。

他们几个只是广南主官,还有更多中低层官吏已经被吏部提前指派出发,现在差不多快到广西边境了。朱怡炅在他们出发时就直接下旨告知过,只要在广南好好干,都能比其它省份更快升迁,便是死在任上后代也能有着遗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