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科举改制(2 / 2)

只有户部尚书陈济满脸心累,毕竟无论移民、打仗,都离不开户部出钱。虽然今年的财政岁入又增长了不少,甚至比鞑子时期还要充裕,但朝廷开疆拓土战争,还有对各地边疆移民驻军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

辽东、漠南、广南、康藏、雪域、海外,这些全都要钱要人,光是各地府县的监牢,都快空的能跑耗子了。如今又加上个孟加拉,虽然现在只要移民千把人,比其它边疆压力小得多,但这只是第一批,未来明显还要继续移民,甚至还得打大仗。

说完孟加拉的事,礼部尚书林景裕拱手汇报:“陛下此前下旨,由国史院协同礼部,编纂各族《中华字典》。两部官员已于月前开始着手编纂,预计进度应该能加快不少。”

朱怡炅点头:“如此甚好,这《中华字典》既关乎朝廷大治,也为汉族与其余各族兄弟姊妹关系,务必要尽心竭力,认真对待。”

“臣遵旨。”

林景裕又说道:“还有,吕宋总督月前上奏,请求能在岷埠设立乡试考场,好让海外士民也能就地参加科考乡试,不用远渡重洋。”

王远质疑道:“在吕宋设立乡试考场,他们有那么多应考士子吗?”

邬思道说道:“应该是有的,吕宋繁衍移民这么多年,光是我大明设立的总督就已轮任两届。整个吕宋以及菲律宾群岛,汉民几万人还是有的,而且大多都学习汉文汉学,也算是读书人。更何况,除了吕宋之地,还有去年新收复的旧港、马六甲、椰城,这些地方的海外汉民,数百年间繁衍下来起码也有十万了。”

王远摇头道:“若是在岷埠设立考场,允许考生就地参考。那必然会有不少内地考生,远渡这些海外总督辖地参加考试。仅臣任职台弯、浙江期间,便见过不少来自东南沿海士子,都喜跑去台弯应考……包括前清时期。”

这个担忧不无道理,且不说现在,就算到了后世,像这样单纯为了考试而主动跑去外省的,也非常普遍。尤以南方人居多,因为南方实在太卷了,老朱甚至特意为此搞了个南北分榜,要不然北方士子压根卷不过南方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