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息兵弭平(2 / 2)

而朝廷肯定也不会亏,因为朝廷掌握着铸币局,只要银圆推广开来,大量铸币利润可以抵消民办钱庄的利差。

这些铸币局新铸的银圆,可以拿去海外购买海外粮食,从而作为朝廷未来征讨漠北、西域的军备物资,等同于一次性解决诸多问题。

在国家的财政岁入有些入不敷出的前提下,朱皇帝却已经想着征讨漠北草原与西域的准噶尔汗国了。

满朝文武无人持反对意见,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沿海的白银通货,还能顺带满足战争需求,更能抵消一部分移民钱粮耗费,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朝廷用来买粮的白银,几经周转之下,肯定还是会大量回流到中国。

这就是国家太过繁盛的坏处了,全世界范围内中国没有贸易上的竞争对手,中国商品与海贸占有绝对的优势。

全世界的白银未来几十上百年间,都只会不断净流入到中国市场,而很难被外国人赚走。

所以,通货膨胀的问题在未来只会越来越严重,不过这就与朱皇帝无关了,他最多只能在活着的时候,尽可能保证物价平稳上升,不至于太过离谱。

剩下的,就看后人怎么解决了,解决不了也没关系,大不了就是他的大明新朝被百姓推翻。

而且,除了打仗可以用银子,还可以将沿海过多的白银,通过放贷支援的形式,调度到北地边镇,用于刺激当地的经济发展,甚至还能在西北、草原诸地搞一些水利基建设施,进一步促进当地的汉化发展。

但这样一来,朝廷国库的负债就会增大,也等同于是在抄后世的作业。

国债嘛!

陈济躬身退回,内阁无人开口,关于沿海白银与财政岁入的问题就这么先定下了。

朱承训突然出班拱手说道:“陛下,今年征讨缅甸,国库损耗甚巨,又增设八百军州府。南北各处边疆财政压力大大增加,臣以为今年以及明年之内,最好都不要再擅动刀兵。就算真要打,也最好不要打大仗。便是征讨漠北草原、西域准噶尔,也应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至少也要与百姓及各地边镇,留出足够休养生息的时间。”

“朕知道。”朱怡炅微微点头。

让沿海官办银号加息,吸纳民间白银存入,设立铸币分局,大铸银圆用于购买海外粮食,这都是长期政策。

而且,不可能全部莽着来,就算加息利率这一项,要加多少利率合适,不会让朝廷国库亏损太甚,也不至于将市场白银全部吸收,造成市场上出现逆向的“银荒”危机。

这都是要由内阁、户部、商部统一按照沿海与全国丁口户名,进行计算规划。

朱怡炅又说道:“五大边镇都司、八百军州府,几年内肯定不能再擅动刀兵,主要还是以移民拓边和开垦为主。至于征讨漠北草原、西域的准噶尔,这些都要从长计议,务必做好万全准备。不动则已,一打便要打它个一劳永逸!”

“遵旨。”

内阁众臣连忙拱手领旨。

大明新朝如今的军事实力,不客气的说,完全可以平推整个漠北草原与西域地区,便是西伯利亚和中亚也没啥太大问题。

但关键在于武力占领容易,可后续的治理是个大麻烦,就是按照欧洲殖民者的形式,全部当成殖民地疯狂盘剥,这几块土地也榨不出多少油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