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阮氏覆灭以后失去了靠山的匿淹在海外辗转流亡,他的儿子匿尊得到了马来商人的资助与收留,又听闻真腊对暹罗王言语“羞辱”。
于是乎,找到机会的匿尊,直接请求暹罗能够出兵支持他回国夺位,作为回报,他会将真腊西部的马德望割让给暹罗。
波隆摩阁自觉威望受损,正无处泄气,这可谓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当即爽快答应,但割让的领土还要加上吴哥城。
匿深有些挡不住了,连忙向中国求救。
他是天朝大明册封的真腊国王,朱怡炅有理由进行干涉,也必须予以干涉,否则今后天朝皇帝的威严还要不要了?
内阁那边已经给出处理意见:遣使斥责暹罗王,令其即刻退兵,不可干涉他国内政。遣使斥责真腊王匿深,令其不得再对暹罗王无礼,两国都是大明属国。再遣使斥责匿尊,真腊国事内政,不可引外藩之兵干涉。
遣使把三方全斥责一遍,明摆大明不会真的出兵介入。
朱怡炅看过内阁票拟,朱批:“可。”
暹罗王波隆摩阁接到中国使者的传令,虽然心中不是很情愿,但明白惹不起的他还是选择了乖乖退兵,反正进兵真腊,一路上他已经劫掠抢饱了。
而且,出兵真腊的名义也是教训真腊王出言不逊,现在大明宗主要他退兵讲和,也不是不能接受。
暹罗退兵以后,匿深和匿尊这对王室叔侄,瞬间恢复到了势均力敌的程度。
然后,两人继续在打内战。
匿深虽然统治真腊好几年,但他曾经是暹罗人扶持,所以在国内统治残暴,还出让了不少利益与暹罗王。
而匿尊作为匿淹长子,虽然他爹是安南人扶持的傀儡,跟他叔叔属半斤对八两。不过没关系,谁让他们父子是失败者,不少遭到匿深排挤镇压的真腊贵族,纷纷聚拢到了匿尊身边。
原本有着暹罗支持,匿尊可谓是顺应“民心”,军队上也有压倒性的优势。
但现在不一样了,暹罗退兵,军队上他跟叔叔差不多,而且引暹罗外兵介入,难免也降低了他在真腊国内的威望。
这对叔侄俩的内战,若无外力干涉,估摸着还有的打。
却说缅甸这里,明军撤离不过一年,中缅甸与下缅甸全都打成一团。
从缅北和云南边镇,改土归流后南下的土司们,他们虽然得到中国册封,但在傣国的统治根基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