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小子回京时,皇上赏赐给他不少好物,但都主动上邀入公中,李婉把那些东西规整单独放好,日后给他小子娶亲当聘礼。</P>
铭意以为,只要不动用公中的物件,从铺子里拿的东西,日后用俸禄归还就神不知鬼不觉。</P>
到底是在外多年,根本不知账目上面的弯弯绕。</P>
不说他如今的身份,掌柜的哪敢真让他二公子还钱,索性将账面做好,送回东家手里最是稳妥。</P>
左相李府,花厅。</P>
铭意的大嫂宁氏,诧异地看着手中一份份账面,小叔子从铺子支走的玩意,一看就是给姑娘家使的。</P>
想到婆母近日有意为小叔子相看殷家的姑娘,不想,小叔子的动作如此之快,难道都是给殷姑娘送去的?</P>
坐在对面的李婉,惊讶之余,却有更深层的想法。</P>
以她对这小子的了解,若不是上心的姑娘,岂会愿意花这等心思。</P>
正好此时,负责打探消息的仲夏款步而来。</P>
“夫人,大太太。”</P>
李婉和宁氏齐齐抬头,仲夏福礼道,“回禀夫人,二公子今个准备的礼,都是送往永昌候府,居说是专程给候府袁姝姑娘准备的。”</P>
宁氏:……</P>
李婉:……</P>
婆媳二人惊得面面相觑,尤其是宁氏,好半天才从脑海里寻到有关袁姑娘的记忆。</P>
那个,曾在马球赛上[惊艳]众人的袁姑娘,且前不久被右相府退亲的永昌侯府姑娘?!</P>
李婉心思微转,何其精明的一个人啊,回想二小子几年前遭遇的事,再联想袁姑娘正是这几年才被接回京中。</P>
不谋而合的事,往往都不单是巧合。</P>
宁氏注意到婆母微微弯起的嘴角,小心问道,“娘,可是二弟他——。”</P>
李婉笑笑道,“他小子有主意,确也是好的。”</P>
宁氏听到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P>
“娘说的是,二弟他向来做事有章法,想必是深思熟虑过。”</P>
李婉悠悠叹了口气,无论怎么说,若袁姑娘真是那名女子,他小子即便把李府搬空一半,她做娘的都不会说二话。</P>
想了想,回头与孙娘道,“昨日殷姑娘送来了亲手制的绣面,回头你到库房给殷姑娘准备些礼送去,便说本夫人多谢殷姑娘的心意,如此心灵手巧的姑娘,日后定能许到如亲郎君,咱送去的礼,便当是为殷姑娘日后婚配的添妆。”</P>
“待殷姑娘出阁子,咱李家再备一份大礼前去贺喜。”</P>
孙娘微笑应声,“是夫人,奴婢这便去张罗。”</P>
宁氏目送孙娘离去的背影,笑道,“娘的意思是,二弟的婚事让他自己拿主意?”</P>
“二十出头的小子,既有了自己的想法,咱做长辈的只需把把关就是。”</P>
宁氏点头,“娘说的是。”</P>
想她与夫君当年,不也是夫君自己的主意,所以,小叔子有这般主意,宁氏并不意外。</P>
且公爹婆母向来开明,婆母当下的默许,或已是了解过侯府的情况。</P>
好在,婆母与殷家大太太往来虽是密切,到底两家相看的事并未当面捅破,即便婚事不成,好在没损了殷姑娘的名声。</P>
再有婆母特意送去的添妆,殷家那边自是能明白意思,面子情意他们李家都给了,殷家想必不敢恼了他们李家。</P>
如宁氏所料想的那般,殷大太太赵氏收到李府送来的礼,还有李夫人身边的心腹妈妈带来的体面话,当即了然其意。</P>
心底宛惜之余,到底需得全了两家的面子情,日后殷家还需与李家多有往来,虽不能成就儿女亲家,李家已是给足了殷家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