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铭笙任命外放,自是无法回老家祭祖,倒是铭丰和秋生有一月的假期,兄弟俩翌日便乘上马车赶回淄州。</P>
赵进士赵成礼顺当搭上了太师府安排的马车,结伴回乡祭祖。</P>
这日一早,李婉亲自送小大房儿子儿媳出府,此次孩子外放,至少得三年见不上面。</P>
罗先生特意准备了一箱子的常备药,给到老友赵先生手里。</P>
除此以外,罗先生还在康宁堂拔了两名出师的徒弟,跟随小大房一块到地方。</P>
阮氏早早便来太师府送行,二闺女嫁得好,在夫家又得了脸面,且备受上头公婆的宽待,她做为母亲无有不感到欣慰的。</P>
眼瞧着太师府方方面面都为孩子准备妥当,根本容不上她插手的,阮氏再次感到自愧不如。</P>
李婉握着媳妇的手,不忘了交待,“四虎和五虎两位小叔会在夷州接应,若遇着什么困难便寻了他们,咱商行的买卖不打紧,慢慢来便是,刚到地方最紧要的是保养身子。”</P>
“是的,娘,儿媳省得的。”</P>
宁氏眼眶湿润,临别的这一刻,倒是不舍得待她极好的婆母亲长。</P>
袁氏上前,握了握宁氏的手,“大嫂您放心,我会带上您的那份伺候好咱娘的,也会照顾陶姐儿。”</P>
宁氏点头不迭,“多谢弟妹。”</P>
“诶,说这些,莫要忘了与我写信。”</P>
宁氏被袁氏的开朗性子逗笑,揩了揩眼角的泪,看着铭笙抱在怀里的陶姐儿。</P>
陶姐儿并不知道爹娘此次离开意味着什么,只以为爹娘带上小弟弟出门玩上几日便回府了。</P>
宁氏不舍地抚摸闺女的脸颊,轻声叮嘱到,“姐儿平素定要好好听从长辈的话。”</P>
陶姐儿欢笑点头应声,“娘,陶儿乖乖的,听话。”</P>
面对乖巧可爱的闺女,宁氏到底是不舍得,却也知姐儿留在京中才是对孩子最好的。</P>
李婉示意孙娘把姐儿抱过来,宁氏才依依不舍的收回手。</P>
铭笙握了握媳妇的手,无声宽慰,一同面向阮氏辞行。</P>
“岳母大人请放心,瑜儿和哥儿,小婿定当照顾好。”</P>
阮氏点点头,说不出的心底感触,“好。”</P>
铭笙来到李婉跟前,“娘,倘若有事定要书信予儿子。”</P>
李婉点头宽慰道,“娘省得,京里的事你便不必操心的,男儿志在立业、照顾妻儿才是坚要的。”</P>
“儿子谨遵娘的教诲。”</P>
铭笙向罗先生拱手行大礼,“罗爷爷,待孙儿日后回京,再好生孝敬您。”</P>
罗先生只手捋了捋稀疏的白胡子,另一只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保重好身子。”</P>
“是,罗爷爷。”</P>
李婉见儿子回头,笑道,“你爹当下赶不回府送你们的。”</P>
“儿子省得,爹公务繁重,儿子望爹娘定要保重身子。”</P>
昨个夜里,父子俩在书房促膝长谈至深夜,父亲交待的事宜他都记在心里。</P>
“好。”李婉点头,把怀里的哥儿送到儿媳宁氏怀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