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三章 停滞(2 / 2)

“笑个屁!”冯恺斥道:“本帅说过不止一次,身为武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服从统帅和参赞部的军令,没有军令,就算憋出屎来,也只能拉在裤子里面,你们自以为是的那些小聪明没有用在如何去执行军令,如何去在一场战役当中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取最大的胜利上面,反倒想来裹挟上意?”

这话说的有些严重,厅内众臣将顿时闭嘴,谁也不傻,自然能听出冯恺话音中的怒气。

但要说这些武将能明白冯恺为何会突然莫名其妙的生气,那也是抬举他们了。

冯恺内心深深叹息,身为后世之人,他太明白华夏民族最大的症结在何处。

不是什么王朝更迭,也不是什么明君昏君在朝对于国家的影响,更不是土地兼并导致的一系列后果,这些说白了就是一场又一场的轮回罢了。

真正的症结在于停滞!

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理论,将儒家推上了神坛也将自己送上了神坛,无可否认,君权神授这一理论让天下主宰的皇帝身上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自然而然的能让万民感到敬畏甚至是恐惧。

但是……自从儒家登上历史的大舞台之后,华夏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一代又一代的王朝在强盛中走向衰落,几乎没有例外也毫无新意。

华夏民族无疑是一个勤劳并且拥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伟大民族,但是思想守旧,循规蹈矩更是华夏百姓的标志之一,说的难听一点,就是更喜欢安于现状。

一座没有经历战火的城市,可以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靠土地里面刨食的百姓能传几十代都没改变,打铁的织布的这一类手艺人,更是将一门手艺永远传承下去,不会一门心思的去寻求改变。

当然,这与华夏社会的大环境关系很大,在什么都匮乏的时代,在话语权被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的时代,想要改变很难。

或者说百姓不是不想改变,而是不敢也不愿意改变,害怕失败就没有勇气去面对挑战。

这一点即便是到了后世很多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按照他们设计好的路线去按部就班的去生活,这同样是因为寻常家庭能够承担风险的能力实在是太弱。

后世如此,更何况是现在这个时代?

可越是这样就越是容易失去进取精神进而故步自封,对于寻常人家,故步自封算不上错,但是对于那些士绅富户就是大错特错。

因为他们掌握着世道上的话语权,拥有着最好的资源,却只知道去剥欺骗去剥削甚至去奴役寻常百姓,从来不会去考虑什么社会的发展,商业的兴盛和科技的发展。

因为特权阶级更加安逸现状,至于底层百姓,嗯……只要还有活路,有几个人会去反抗?

而这恰恰是冯恺最想要改变的地方,而改变的方法他有……chapt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