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生回到了大理寺。</P>
表面上他完成了皇上的任务,对林立的审理告一段落,但实际上,他对林立的怀疑更重了。</P>
身为大理寺卿,断案不说无数,经验也是充分得很。</P>
与林立交道不过半个时辰,周振生就敏锐地确定了,这位太子殿下的宠臣,定是有所隐瞒。</P>
就在林立以为无事,苦着脸吃着糙米饭,看着费神也看着费劲的折子的时候,周振生已经开始着手对林立详细调查了。仟千仦哾</P>
林立不知道。</P>
林立食不下咽地吃了午膳,就将折子摊开在自己面前。</P>
从右到左,从上到下地再看了一遍。</P>
这一上一下的,就好像一直在点头,虽然心里一直是在摇头。</P>
实在是看着费事。</P>
就在这时,门被轻轻敲了下,林立抬头,见是顶头上司工部郎中丁一楠,身后还跟着两个人。</P>
林立忙站起来招呼着:“丁大人。”</P>
丁一楠笑呵呵地进来:“林大人还在看折子?”</P>
林立道:“想早点熟悉熟悉。”</P>
丁一楠道:“折子不是一日半日就能看完的,工部的活多着呢,小心累着。”</P>
又指着身后跟进来的两人道:“这两位文书给林大人手下当差,林大人有活可指派他们。”</P>
丁一楠不急着走,又看一眼林立桌面的折子道:“这些个折子,是各个县府里作坊汇总,衙门里的,民间的,加起来上万,还不算农村小作坊。</P>
锻坊、铜坊、糖坊、纸坊、毯坊、糕作坊、锦绫坊、木作、漆作、金银作、杖鼓作、藤席……哈哈,林大人要记也得记一阵的。</P>
还有城池修缮、府衙维修新建等等,林大人要熟悉的东西多着呢。</P>
每年下边还要统计了上报,有新开的,倒闭的,年年变化。</P>
林大人就是不休不眠,所有的折子想要看完,一个月的时间也只怕不够。”</P>
别说看了,单是听着林立都已经愁了,只好点着头应承着。</P>
丁一楠又聊了几句,这才告辞。</P>
丁一楠带来两人都是做文书的,林立问了下,竟然都是举人出身,中举之后不愿意外放,所以才在京城里各部做些类似于打杂的工作。</P>
原本也都在工部,对工部的事务很熟悉。</P>
林立正对着一摞子的折子发愁,虽说只有两个人手是不够用的,但也要立刻用上。</P>
便招两人在桌前坐下,拿了空白的纸张,亲自在纸上画了表格。</P>
内里有作坊名字、占地面积、房屋数量、工匠人数、生产规模、成本、利润等等。</P>
完全采用的前世从左到右的写法。</P>
到数量的时候,林立犹豫了下,还是没有将阿拉伯数字拿出来。</P>
他得与夏云泽商量了,才能决定是否要进行数字的改革创新。</P>
两位举人都是三十岁上下年纪,在工部当差也有几年了,人既高傲又圆滑,本是瞧不起林立的。</P>
见林立设计出来如此表格,只在心里一想,便知道这表格罗列下来,所有数据真当是一目了然。</P>
心下对林立的看法立刻改观。</P>
林立交待了下去,将位置让出来,便又去找夏云泽,将自己的想法请示了去。</P>
夏云泽沉吟了好一会,命林立先整理出一个账本,用上阿拉伯数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