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变更目标(2 / 2)

这是星衍的第一个判断。</P>

“在几年内这个地区的人口就会下降到40万,到时候再打会容易很多。”</P>

“以目前的信息来看,「开普」好像没有什么正规军队,大多数都是大型商团的护卫,总军事人口在2000人以下,而且组织度不高,似乎也不会有什么威胁。”</P>

星衍打开操作面板,调取了一些最高指挥部的军事预案。</P>

预案中,最高指挥部估计,征服「开普」地区将会消耗「星」舰队11%的后勤度,而目前舰队的后勤度在64%。</P>

(后勤度包括军事后勤的所有维度,由星衍自行加权评估,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别)</P>

“这部分后勤度主要消耗油料和武器零件,这部分缺口本来就很大,如果先征服「开普」,那对「火炬」的作战计划可能会延后6个月到2年,是否能接受呢?”</P>

星衍思考。</P>

“如果不改变,那2个月后就能开始征服「火炬」了。”</P>

他首先权衡两个选项的代价,接着,开始思考能够得到什么。</P>

星衍查看操作面板的【资源】板块。</P>

【矿物(一切原材料):充足】</P>

【能源:充足】</P>

【食物:充足】</P>

【工业品:平衡】</P>

【生产资料:过剩】</P>

【军工储备:平衡】</P>

【科研点数:平衡】</P>

从宏观角度来看,目前舰队的各项资源均保持收支平衡,生产资料甚至还过剩很多。</P>

但事实上,大类下的小类存在很多的需求和过剩。</P>

星衍点击【工业品】。</P>

【初级工业品:平衡(快速增长)】</P>

【中级工业品:缺乏(快速增长)】</P>

【高级工业品:缺乏(缓慢减少)】</P>

舰队消耗最大的微电子产品,如二极管,三极管,电子管,乃至芯片等都被归属到了中级工业品,无人机和大型作战飞机则被归属为高级工业品。</P>

其区分标准主要以产业链的位置为主,例如一部分食品级塑料被归为中级工业品,进行简单加工后的塑料袋则被归纳为了高级工业品。</P>

一切可以直接使用的消费品都是高级工业品。</P>

所以这一层级的工业品消耗也有较大失真。</P>

以「星」舰队在「文明摇篮」岛屿上的生产能力,一条泡沫塑料生产线的产能足以供给上百万人,但无人机零件的产量却捉襟见肘。</P>

这两者在宏观视角上被平均了,因此星衍很难意识到某一关键资源的缺失。</P>

星衍也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很少干涉细节工作。</P>

但即便如此,在他看来,「开普」无法给「星」舰队带来任何东西。</P>

“目前不需要更多人口,工业规模的增长率也到达极限,这一阶段作战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对「启航大陆」去军事化,消除一切潜在威胁,便于之后进行改造。”</P>

“显然易见,我应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