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新皇登基,朝廷改制!(1 / 2)

离天再度统一半年后。</P>

新帝的登基大典顺利举行。</P>

登上皇位的那个放牛娃,如同牵线木偶一般完成各道程序。</P>

李观澜在登基大典上宣读了数道内阁政令。</P>

在场的众人刚开始怀疑自己听错了字词,可当听到政令的内容时,疑惑的大臣们才明白事情的缘由。</P>

这几道政令,可以说是离天两千年来一场大变革。</P>

首先是迁都。</P>

永安京此时的状况是一种匪夷所思的状态。</P>

整个城市都被蓝白色的光幕覆盖,连关忘文都进不去,更别说探查永安京中的具体情况了。</P>

因此迁都之事势在必行。</P>

新都城自然选在了望北城。</P>

望北城虽然城市规模不大,但是由于这些年来一直与海妖作战,城防工事却是各内地行省中首屈一指的。</P>

再加上比邻东海,与龙宫距离近,万一出了什么紧急状况,龙宫的支援来得也快。</P>

当然这个理由是不能明说的。</P>

龙宫和离天的合作目前还是处于个人阶段。</P>

也就是天龙皇和大祭酒之间的私人关系基础上,暂时还不能公之于众。</P>

相对于迁都,李观澜说得下一件事才是真正的重磅炸弹。</P>

朝廷中枢进行了一次看似区别不大,实际上云泥之别的改制!</P>

当李观澜宣读完这条政令的时候,在场的大臣才明白,为什么今日李观澜宣读的只是政令,而不是诏令!</P>

改制完以后的中枢制度,作为皇帝能下达的诏令只剩下了传位、开战、终战等几个极其有限的制式诏令。</P>

所谓的制式诏令,就是内阁起草好诏书后,皇帝负责在盖章处盖章的诏书。</P>

皇帝诏令若是没有使用内阁的制式诏令以及半数阁臣的签字则被视为无效。</P>

哦也不尽然如此,李观澜还是给皇帝留了一个可以自由下发的诏令,而且不需要受到任何制约。</P>

便是赐婚诏。</P>

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想法,给臣民赐婚,但是只能作嫁,不能作娶。</P>

也就说皇帝可以给自己女儿选个好驸马,却不能给自己儿子挑个称心如意的媳妇。</P>

皇子大婚还是需要通过内阁。</P>

众大臣听到这里,偷眼看向了在高台龙椅上正襟危坐的新皇。</P>

戏谑、同情、轻蔑各种各样的眼神应有尽有。</P>

按照李观澜的安排,如今的皇帝已经从高高在上的天子变成了一个拉皮条的了。</P>

当然,皇帝的供养还是有所保证。</P>

大概相当于一品官员的两倍俸禄,用于皇帝自身的花销。</P>

这笔钱听起来多,可离天皇朝的官俸是不高的。</P>

两倍的俸禄,在民间也就相当于一个中上等的富户。</P>

再朝的官员大部分都还是有些家产的,哪怕俸禄不够了,还有些额外的收入。</P>

可身为皇帝却只有这么点待遇,已经相当寒酸了。</P>

不过新帝似乎毫不在意。</P>

在他正是登基前,李观澜还特意找他说了这事。</P>

那放牛娃一听自己一年能拿到这么多银子,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了,头点得和小鸡啄米似的,哪里有不答应的道理?</P>

除了对皇帝权力的限制以外,李观澜也对朝廷制度进行了改变。</P>

比如改中书省丞相制度为内阁制,比如都察院整体升格,御史中丞地位相当于副相,新成立了一个衙门,叫做儒圣院。</P>

儒圣院的组成,包括退任的内阁首辅和阁臣,天下三品以上书院的山长,以及名重一时的大儒。</P>

此院由大祭酒挑头兼任院长,除了不时修订离天律以外,更多的是对朝政大方向起到把关的作用。</P>

李观澜一口气说完后,不经意间瞟了身旁已经昏昏欲睡的“陈老六”。</P>

关忘文写出来的那几张纸,他可是拉着几个高层没日没夜地研究了好几天,这才定下了最后的方案。</P>

而儒圣院的设立,除了秉承关忘文的分权之说以外,更要的就是要将关忘文牢牢锁定在朝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