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风向要变了(1 / 2)

“冤枉?来来来,说说上官大人是怎么冤枉你的?</P>

定国公三年的俸禄是不是你们户部没有发?</P>

户部尚书公务繁忙,给官员发俸禄的事情,一向是户部侍郎的职责。</P>

难道说是户部尚书支使你这么做的?”萧景帝淡淡问道。</P>

“老臣也是今日才知此事。”年迈的户部尚书赶紧硬着头皮撇清关系。</P>

萧景帝笑笑。</P>

“朕也知道,户部尚书肯定不知道这事情的。</P>

想当年,户部尚书的老母亲缺一株百年参做药引,四处寻不着,还是定国公从边疆寻了送过去的。</P>

户部尚书肯定干不出这种猪狗不如的事情。”</P>

户部尚书瑟瑟发抖。</P>

户部侍郎梅大人除了喊冤也不知道该说什么。</P>

“梅大人,朕从来没有旨意说要收回定国公的爵位。</P>

但你身为臣子,妄自揣测朕的心思,欺上瞒下。</P>

定国公是武将中的一品大员,居然要受到你这种小人的折辱。</P>

你真是把那些圣贤书读到狗肚子里了。</P>

许丞相,这样的官员该如何处置?”萧景帝看向文官之首许丞相。</P>

“老臣惭愧,在老臣领的六部中居然出了这样一个硕鼠之辈。</P>

按大渝律法,梅大人应当革职查办。</P>

因其所犯事务涉及国公府,应交由大理寺查办,吏部协办。”许丞相恭敬的说道。</P>

萧景帝点点头。</P>

“那就按照许丞相说的办。</P>

至于户部侍郎一职......太子,你也听政多日了,回去后好好想想,该由谁来接替这个位置。”</P>

此话一出,右边的秦王脸色微变。</P>

太子喜不自胜。</P>

“儿臣遵旨!”</P>

朝会散去后,百官们互相看了看,又看了看意气风发的太子,再看看面色如常的秦王。</P>

心里都在想,终于要变天了吗!</P>

安国公回府后在书房摔了一个茶杯。</P>

“蠢货,当时我就说不需要停掉,谁能想到......”</P>

已经从密道进来的秦王叹了口气,亲自给安国公倒了杯茶后才说道。</P>

“这......该怪母妃,是她授意梅大人这么办的。</P>

母妃说,想逼一逼父皇的真实想法。</P>

谁能想父皇这一忍就是三年,愣是三年都没让宫里召见定国公府家眷。”秦王在一旁劝道。</P>

安国公接过秦王的茶,喝了一小口,慢慢的这才把心里的怒气压了下去。</P>

户部虽说受许丞相管辖,但户部尚书年岁大了,也就这一两年就要告老还乡。</P>

原本户部侍郎是最佳的接替人选。</P>

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户部侍郎居然被撤职查办了。</P>

谁都知道,户部可是秦王的钱袋子啊!</P>

“舅公,梅大人那边还能保一保吗!”秦王小声问道。</P>

安国公摇头。</P>

“保不了了!这是陛下在朝会上亲自下令革职的,还有许丞相那个老东西盯着。</P>

梅大人肯定是保不住了。</P>

你让人给梅大人那边递个话,做好自己的本分,老夫保他一家老小平安。</P>

让他想想自己的 儿孙。”</P>

秦王听安国公这么说,也只得不做声。</P>

好一会儿,秦王又问道,“舅公,父皇这是什么意思?替定国公府出气?”</P>

“你想多了,这事情都三年了,突然拿到朝会上说,这说明什么?</P>

说明陛下要敲打我们了。</P>

陛下是要告诉我们,小动作少搞一点,他那里都知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