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 / 2)

顾忱虽然疑惑,但一想书房里除了内侍,还有一个负责记录皇帝起居的起居令。虽说这位起居令安静得就跟不存在一样,但毕竟是外臣,总不好当着他的面问皇帝适才说了什么,于是略一沉吟,想起最初被纯安长公主打断的话题,说道:“恕臣多嘴,陛下在和亲之后兴兵,是否势在必行?”

萧廷深扬一扬眉,大约也是想起了纯安闯入之前两人之间那场不是那么令人愉快的谈话:“是。”

“即便是弃长公主于不顾,也一定要兴兵?”

萧廷深凝视顾忱,毫无遮掩的意思:“是。”

“可是……”

“朕知道你想说什么。”萧廷深打断他,见他还站着,于是皱一皱眉,“坐。”

顾忱没有坐。他知道,自己接下来想说的话或许会触怒这位名声不大好的暴君。若是坐了,也很难坐得稳当。

因此他微微躬身,谨慎地说道:“谢陛下恩典,臣站着就好。”

萧廷深如何不明白他的意思,俊美的面庞上闪过一抹怒气,但很快就被压了下去。他没有再让顾忱坐下,而是站起身,负着双手,踱步到了窗前。

书房里一时异常安静。顾忱望着他,在这一片安静之中甚至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仿佛也能清晰地听见身后大太监魏德全的呼吸之声。

“从先帝显德二年开始,百夷便屡屡犯边,起先只是癣疥之疾,不足为虑。”萧廷深眉峰紧锁,声音清冷,“然而到了先帝显德十六年,朝中老将无以为继,百夷却日益强大,如今已成心腹大患。七年前淮河之战——”

说到这里他猛地停顿了一下,顾忱心底也是瞬时一阵抽痛。他如何不知道,七年前在鄂南爆发了与百夷之间的淮河之战,堪称近十年来大靖和百夷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兄长顾恒为主将,率军出征,虽然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可付出的代价却是惨死于淮河之畔,连尸骨都没收全。

他咬紧了牙关,只觉嘴里发苦,眼底有些涩然:“臣明白。”

萧廷深顿了顿:“朕在登基之初就已经下定决心,五年内必平百夷。”

——哪怕牺牲纯安长公主的性命。

顾忱缓缓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心绪平稳下来。他开口说道:“臣以为不妥。”

不待萧廷深说什么,顾忱已经继续说了下去:“长公主殿下是陛下的妹妹,刚刚及笄。和亲已是远嫁,若再因兴兵而受累,实在是……”

“可怜?”萧廷深冷笑,“她不过是朕一个异母的妹妹,难道仅仅因为她,朕便要放过百夷?”

“臣不是这个意思。”顾忱低声说道,“臣在燕北镇守六年,如何不知扰边之苦?百夷之患不可不平,只是长公主殿下毕竟是陛下的妹妹,陛下若要兴兵,难免会累及长公主。”

他顿了顿,尽管知道接下来的话一定会触怒萧廷深,依然接着把话说完了:“臣以为,兴兵作战乃是下下之策。以武屈人,是让人生畏而非生敬。即便一时压得住,也终究不能长久。”

一字一句说得清楚,掷地有声,整个书房刹那间死一般寂静。顾忱安静地望向萧廷深,甚至还有闲心去想,自己背后魏德全的呼吸声不见了。

大太监可能是被他这句犯上的话给惊呆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顾忱这话一出口,魏德全便整个人都愣住了。大太监甚至忘记了掩饰,呆呆凝视着顾忱的背影,心头掠过一个疑惑:这顾大人年纪轻轻怎么就这么想不开?一个劲地想自己找死?刚捋完虎须就说皇帝的决策是下下之策,还敢当面直言不讳,这……明天还能见到顾大人吗?

魏德全正这么想着,谁知顾忱尤嫌不足,居然平静地继续往下加了一句:“想换取长治久安,陛下此法万不可行,还请陛下三思。”

三思,三思什么?三思如何罚你?

魏德全简直不敢去看萧廷深的脸色。他在萧廷深身边服侍多年,依他对萧廷深的了解,这是个心够狠也够绝的皇帝。尽管他知道顾忱对于萧廷深而言和其他人有那么些许不同,不过就算如此,大约萧廷深也难以容忍顾忱在他面前如此放肆。

要么贬黜,要么重罚……宫里折磨人的手段多得是,只怕这位顾大人要倒霉了。

他一面在心底做足了准备,一面暗自去看萧廷深。皇帝已经脸色铁青,比适才纯安长公主闯进来时脸色还要难看三分,魏德全跟随他这么久,也没见过他这种暴怒到极点的神色。但十分奇异的是,萧廷深尽管神情暴怒,却并没有发作,甚至依然站在原地,没有要处置了顾忱的意思。

半晌,萧廷深说了一句话。

“你就这么想阻拦朕?”

魏德全万分惊讶——听陛下这话的意思,竟还留了三分余地给顾忱?如果顾忱此时退让,他便不再追究他犯上之罪?

还没等魏德全细想,顾忱已经干脆利落地堵死了自己的退路:“是。”

霎时间魏德全的脑中只剩下两个字——完了。

大罗神仙也救不了顾忱了!

果然,萧廷深脸上的怒意顷刻间达到了顶峰。他大踏出两步到了顾忱身前,一把拽起他的衣领,拖着他就向书房外面走去。魏德全只来得及向顾忱投去一个担忧的眼神,就被萧廷深一声断喝:“都给朕退下!”

宫人们都吓得一哆嗦,齐声应道:“喏!”随后就退了个一干二净,顿时只剩萧廷深拖着顾忱,一路向寝殿的方向而去。顾忱虽说能征善战,武艺超群,但皇帝亲自动手要罚他,他当然不可能挣扎,只得踉踉跄跄随着萧廷深,被他一把拽进了寝殿内,砰地一声巨响关上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