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幽州回京一日之内两进庄和殿面圣,宫门守卫都有些羡慕袁真了,圣眷真是太浓了。</P>
只有袁真知道这大半夜的古不息叫他去准没好事。</P>
果不其然,袁真踏入庄和殿发现殿中只有他和古不息两个人的时候,他都有些忍不住想要把这一步收回去扭头出宫了。</P>
“怎么,袁大人不愿意见到朕?”古不息笑着问道。</P>
“陛下说笑了,在陛下面前,谁敢称一声大人,何况连守城侍卫都知道我圣眷正浓,我高兴还来不及呢。”</P>
“哈哈哈哈!今晚就你我二人,聊聊?”古不息换了个放松的姿势,但袁真可不敢换。</P>
“陛下要聊,臣自然是彻夜相陪。”</P>
“麟儿不在,朕想要你和朕兜个底,你入朝堂,到底是为了什么。”古不息的姿势不变,但双目之中却精光闪烁,眉间暗藏杀机。</P>
袁真叹了一口气道:“臣以为,大丈夫习得一身本事,当报国养民,所以臣游历一番后,决定入朝为官。”</P>
“这么说,无论凉州还是幽州,你都确实想要帮朕解决难题?”</P>
“自然是陛下所认为的那样。”</P>
古不息手指在龙椅的扶手上摩挲着,盯着袁真又道:“朕知道你曾去过蜀地,以你的本事,在蜀地必然能有更多的发挥,也更容易名垂青史,为何回到中原了?”</P>
“臣本就是中原人。”</P>
“你是中原人?”古不息淡笑一声,没有对此进行反驳,袁真的来路到现在也没人说的清,十几年前正是金朝与鬼国打的火热的时候,中原大地乱迢迢的,各地的名册也不全,别说人了,连户都没法统计。</P>
“你还是个一顶一的忠心之人。”</P>
“臣本分之人做本分之事,若是这样就算的上是忠,那臣,大忠。”</P>
“我常听人说,大忠之人,往往大奸!”</P>
袁真猛的抬头,他好像突然想明白了一些事情。</P>
“怎么,说到你心坎上了?”古不息一直在注意着袁真的表情,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他觉得有趣。</P>
“不,臣只是觉的,科举徇私一案似乎有新的眉目了。”</P>
古不息眉头一皱,太反常了,袁真就如同他说的那样,真的忠心耿耿当官只为了报国?</P>
“袁真。”</P>
袁真看向了古不息,古不息也缓缓坐起身,往殿下凑了凑身子,紧紧盯着袁真。</P>
“你既然不图鬼国,那你一定是图朕的太子。”</P>
“陛下明鉴,臣,绝无不臣之心。”袁真头一低拱手道。</P>
“你与麟儿从小一起长大,你太了解麟儿了,但麟儿却并没有多了解你。”古不息说着,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拿起了案边的茶壶和小杯,倒上了一杯茶水。</P>
“你的心机太深太沉了,连朕,都要猜猜你想做什么。”一边走着,古不息一边说着话,但并没有看向袁真,而是喝了口茶。</P>
“此时庄和殿就你我二人,朕再给你个机会,你到底要做什么,再不说,朕就杀了你,或者你可以试试杀了朕。”</P>
“臣,不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