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淡白有注意到老头对殷逸的称呼有些奇怪:徒儿殿下。</P>
“前辈不知如何称呼啊。”黄淡白套近乎道。</P>
“江湖人唤我一声西山老叟。”老人道。</P>
“哦。”黄淡白点头。没话说了。</P>
“小友练的什么拳种。”</P>
“形意拳。”黄淡白答道。</P>
“什么形。”老头问。</P>
黄淡白说:“什么形都练,采集众家之长。”</P>
“都行啊。练得明白吗?”</P>
“自然是有些不解之处的。”黄淡白道。</P>
“我认识一个姓马的师傅练的就是形意拳。”老人道。</P>
黄淡白问:“那他练的什么形啊。”</P>
“混元形。”</P>
黄淡白表示没听说过。</P>
老头道:“他自创的。”</P>
黄淡白问:“厉害吗。”</P>
“他可能是老了,拳脚一般,不过抗打。”老人感慨一句。</P>
“你是知道我们武术界有句话叫拳怕少壮,棍怕老郎的。再厉害也是打不过你们年轻人咯。”</P>
“败于年轻人之手后如今他不打拳了。”</P>
黄淡白问:“改练棍了是吧。”</P>
老人道:“你怎么知道。”</P>
“猜的,”黄淡白说。</P>
“改天给你引荐一下啊,小友。”</P>
黄淡白笑了笑,连连称是。</P>
“知道我为什么叫西山老叟吗。”</P>
黄淡白摇头。</P>
“我太老了,以后啊就得靠你们年轻人了。”</P>
“您看着并不是很老。”</P>
“我知道,我确实是老了。”</P>
“是的,你确实是老了。只是还不算特别老。”</P>
“老头道:“我虽然是老了,不过打死你这样的年轻人还是很容易的。”</P>
“前辈说笑了。”黄淡白皮笑肉不笑道。</P>
“我这徒弟殿下年纪小,江湖经验浅,很多时候都分不清楚什么轻重好坏,喜欢动不动就和人称兄道弟,误交损友什么的,是常有的。他以后是要做皇帝的,这样不好。”</P>
黄淡白大概明白什么意思了。</P>
“我来琴国是为了省亲和他们一块只是因为顺路,如今到了大琴我也应当自行其事了。”</P>
老人驾着马车“嗯”了一声。</P>
是夜,马车停靠露营。万籁俱静的深夜,黄淡白走了。</P>
独自一人出发向着大琴国的国都丰阳而去。至于殷家兄妹黄淡白并不担心,有西山老叟在,他们足够安全。</P>
黄淡白并没有觉得失望或者沮丧,这才是常态。人心自然也如此。</P>
殷家兄妹自然是真心留他,这一点黄淡白并不怀疑。但从西山老叟的角度看,他黄淡白就是不稳定因素。</P>
皇家的无情不一定就是什么感情的冷漠,而是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上权衡利弊。</P>
黄淡白明白这种权衡利弊,也尊重这种权衡利弊。所以他一开始就不想靠得太近。如今能够抽身也算合了他的心意。</P>
说实话,黄淡白一个人走,其实比马车要快的多。回到丰阳城的路程按照马车的速度至少还需要三天,黄淡白一个人骑马仅仅一天半的时间就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