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景瑄内心弥漫着死里逃生的轻松感:“好。”</P>
在美好的夜色下,荣景瑄把凉糕吃了,两个馒头也吃了,进食后的愉悦感弥漫到全身,荣景瑄昏昏欲睡起来。</P>
“淑云,大哥想睡觉了。”荣景瑄说了之后,在小厮的搀扶下回了房间。</P>
荣淑云目送着荣景瑄,心里一阵轻松:“果然孙娘子家里的东西不同寻常,明天又去买,不,干脆请孙娘子来家里给大哥做好吃。”</P>
……</P>
桂花村。</P>
余春月和孙左一起来到三个儿子的房间里,准备跟孩子们商量一下前途问题。</P>
一家五口围着桌子坐下。</P>
余春月率先开口:“现在娘手里有二十两银子,可以供两个人读书,你们谁先去?”</P>
孙大河今年二十二岁,他已经放弃读书了:“爹娘,我不想读书了,我想跟着大伯母做生意,把机会给二河和三河吧。”</P>
孙二河今年十七,孙三河今年十二,还可以挽救一下。</P>
余春月摸摸大儿子的脑袋:“你想好了吗?”</P>
孙大河认真地点点头:“我想好了。”</P>
孙二河却摇了摇头道:“爹娘,我不想去读书了,我想去拜师学艺。”</P>
有手艺才能赚钱,这也是可以的,余春月问:“你想学什么?”</P>
孙二河目光坚毅:“我想去学造纸。”</P>
“造纸?”余春月觉得有些不现实,“孩子,造纸这手艺都是爹传儿子,一般没人收外人做徒弟,你去哪儿拜师啊?”</P>
孙左也道:“你娘说的是,没有师父会把这么值钱的手艺往外传的。”</P>
孙二河似乎铁了心:“可是我就想学这个,爹娘,你们想想办法吧。”</P>
余春月:“你别着急,我跟你爹去打听一下有没有人收徒,要是有的话,说什么也把你送去好不好?”</P>
孙二河:“谢谢爹娘。”</P>
余春月问老三:“你呢?想拜师学艺,还是去书院上学?”</P>
孙三河心里纠结了一会儿,说道:“我想上学,等大一些了再去拜师学艺。”</P>
夫妻俩答应了:“也行。”</P>
……</P>
从三个儿子的房间里出来,夫妻俩满是愁容,好好的不学,为什么要去学造纸啊,这是外人能学的吗?二儿子的心气儿是不是太高了?</P>
“你先去睡吧,我去跟大嫂聊聊天,心里太愁了。”余春月转身去了厨房。</P>
孟玉英正在把猪皮从锅里捞出来,一会儿把猪皮切了就可以休息了。</P>
“大嫂。”余春月赶紧帮忙。</P>
把猪皮捞起来后,平铺在筲箕里,用扇子扇风。</P>
“你这怎么了,愁眉苦脸的?”孟玉英听着余春月已经叹了好几次气了。</P>
余春月又叹了一口气:“你说这二河,好好的不学,偏要去学习造纸,这造纸的技艺很难有外传的,我这去哪里给他找师父!”</P>
孟玉英理解孙二河的想法:“纸赚钱嘛,想学造纸很正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