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这次终于明白了,儿子现在不会再向着她了。</P>
儿子才是一个老母亲最大的软肋,老太婆泄了气,不敢再闹了。</P>
小四成功分了家,以后可以安安稳稳过日子了。</P>
……</P>
桂花村。</P>
孙老太背着背篓,去山里挖象牙笋,准备送去饭馆儿做菜。</P>
刚走到山脚下,同村的一个老太太追了上来:“秀才娘,等一等。”</P>
孙老太回头看着来人:“有事吗?”</P>
村里有一户种菜卖的人家,过来的老太太就是家里种菜卖的人家,村里人叫她李婆婆。</P>
李婆婆追到孙老太,小声地说道:“听说你家玉英在县城开饭馆儿了?”</P>
孙老太点头:“是开了一家饭馆儿。”这个时候就不用再藏着掖着了,赶紧为饭馆儿招揽生意才是。</P>
李婆婆热情地说道:“秀才娘,饭馆儿生意好吗?需不需要菜?我家里种那么多菜,要是需要的话可要照顾照顾。”</P>
“放心,要是需要的话肯定找你们家买。”孙老太自然不会得罪人,一口答应下来,最后怎么做,还得看具体情况。</P>
李婆婆笑了笑:“你这是去哪儿?”</P>
孙老太指了指前方:“我去山里,你要去吗?”</P>
李婆婆摆摆手:“我不去,我过来就是为了跟你说刚才的事的。”</P>
“那我去了。”孙老太继续往前走去。</P>
李婆婆往村里走,路上遇见几个村里人,那些村里人问她:“孟玉英是不是开饭馆儿了?”</P>
“是开了,刚才秀才娘亲口承认的。”李婆婆大声地说道。</P>
“太厉害了,卖几个月鱼,居然都能开饭馆了。”村里人忍不住感慨。</P>
几人说着回村里去了。</P>
同村没有秘密,没一会儿孟玉英在县城开了饭馆儿的事就传遍了村子,并且引起了热议。</P>
“真的假的,开饭馆儿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P>
“说开就开,孟玉英也太太有钱了吧?”</P>
“开一家铺子最少几十两银子,她赚了不少啊。”</P>
陈秀走过来,说道:“赚得多赚的少,大家又没去帮忙,跟我们也没关系,都别说了,回家去吧,多干点儿活多赚钱……”</P>
赵婆婆就问道:“陈秀,孟玉英请了你家孩子去干活儿的吧?”</P>
陈秀不想说这件事,怕招来麻烦:“不过是去劈柴而已,他那小子没别的本事,就力气大,重要的干不了。”</P>
赵婆婆穷追不舍地问:“开多少工钱啊。”</P>
一个月一两五钱银子,只要劈的柴够一天用,他还不用待在店铺,可以回家干活儿,不过她是不会说的,陈秀道:“不能随便说,我们签了契书的,胡乱说的话玉英就不让我家小子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