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雅娇去看孟玉英。</P>
孟玉英说道:“按照你的想法来,你想记录就记录,不想记录就不记录。”</P>
周围的人都忍不住看了眼孟玉英,这样让孩子自己选,不怕孩子选错吗?</P>
孙雅娇想了想,对男子:“行吧,这么好的诗是应该更多的人知道。”说完就把诗句写到了纸上。</P>
“我的字不太好看,你别笑话。”孙雅娇把纸递给青年。</P>
男子看了看诗,笑着说道:“小女学的字很好,不要妄自菲薄。”</P>
孙雅娇眼睛弯了弯:“谢谢。”</P>
小厮对孙雅娇道:“小女学,你念的诗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里的灯笼随便你选。”</P>
孙雅娇把孟玉英拉过来:“娘,我想把灯笼送给你,你选吧。”</P>
孟玉英自然不会辜负小姑娘的好意,认真挑选,最后挑选了一个橘子灯:“娇娇,娘要这个。”</P>
没想到有一天被女儿满足了一下童真。</P>
孙雅娇也喜欢:“这个好看。”</P>
孟玉英提着橘子灯,准备跟娇娇一起去下一处赛诗,这时孙三郎开口道:“娘,你等一下。”</P>
“怎么了?”孟玉英回头。</P>
“等一下。”孙三郎手轻轻拉着孟玉英的衣袖,不让她走,“我也念一首诗。”</P>
孙三郎十几岁,还是很渴望得到母亲关注的。</P>
孟玉英点点头:“你念吧,我等你念了再走。”</P>
孙三郎挑选了一个以“蝉”为主题的牌子,然后念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P>
孟玉英鼓掌:“不错,念的不错。”</P>
掌声再次弥漫开来,这一角又热闹了起来。</P>
孙三郎问小厮:“我念的诗也得到大家认可了,可以挑灯笼了吗?”</P>
小厮态度良好,微笑着说道:“可以,请挑。”</P>
孙三郎拉了拉孟玉英的衣袖,眼睛充满期待地看着她:“娘,你再挑一个吧。”</P>
“行,我再挑一个。”孟玉英挑了一个蘑菇灯,还挺可爱的,“要这个了。”</P>
小厮恭维了一句:“夫人好福气,儿子女儿文采都那么好。”</P>
孟玉英面带笑容:“还行还行……”</P>
荣淑云意外道:“孙娘子,看你年纪不大,没想到你还有一个这么大的儿子,我还以为你只有一个女儿。”</P>
孟玉英没有多解释:“他们平时上学去了,很忙,所以外面的人都不常见到他们。”</P>
荣淑云:“也是,读书人都很忙。”</P>
孟玉英对两人道:“我们要去下一处了,你们要不要去?”</P>
荣淑云欣然道:“好啊,一起。”</P>
一行人说笑着往里走了。</P>
……</P>
一处开着窗户的宽敞屋子里,灯火通明,十几位县城里有才学之辈坐在这里,喝茶品诗,不胜快意。</P>
于章把一张纸递给旁边的人:“曾兄,你看这首《咏梅》写得怎么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