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留俘!(2 / 2)

谁说咱们是远道而来。

吐谷浑全军溃败的时候,魏军就在青海湖畔等着了。

郭子仪没派出一兵一卒,任由吐谷浑被杀的尸横遍野。

也就给吐蕃赞普造成了一个错觉。

魏军,肯定不在这。

郭子仪注视着前方的大营,闪耀的灯火,模糊成过往的一幕幕。

河北平叛,

河东镇抚,

一步步受大唐天子封赏,一步步加官进爵,成为天子所倚重的最后一道长城。

只可惜。

世事永远不可重来,就算是前半辈子做尽了糊涂事,后半生如果醒悟过来,做点实际的,也不算白活。

重要的是,

别后悔。

正如李嗣业当时奉命出城追击吐蕃人的时候,最后伤口迸裂而死,尸首坐在马上兀自向前冲锋。

他后悔了吗?

郭子仪记得自己坐在李嗣业坟前的时候,

两碗酒,一个人,一座坟,呼啸的风声陪了他一夜。

“这是为了武威郡王。”

他轻声道。

高仙芝举起手,身边的亲兵早就得到号令,此刻扯开嗓子高吼。

山坡上,一连串的火把亮起。

吐蕃人的大营开始反应过来了,毕竟这时候还留在营外闲逛的吐蕃人,实在是很多。

他们眼里看到山坡上亮起的火把,连忙也大喊起来。

“让他们动。”

高仙芝声音低沉,里面压抑着兴奋。

不光是他,身旁的魏军士卒们眼底倒映着熊熊火光,仿佛有什么东西悄然燃烧起来。

河北反叛,

其他地方反叛,

这说到底是咱国内的自家事。

吐蕃,

居然敢伸手过来趁火打劫?

敢围攻咱们的京城?

你,

敢对咱们龇牙?

好,

咱不打断你的手,

不敲碎你的牙。

咱们,一战打断你的脊梁。

一战,

亡吐蕃!

“大唐已经去了,若是没有个陪葬的,总归是不体面。”

两人漠然看向沸腾起来的吐蕃大营。

“整军,整军!”

赞普从营帐里冲出来,尚且还是衣衫不整的模样,看到山坡那一排肆无忌惮的火光时,他眯起眼睛,有一瞬间的恍惚。

“唐人?”

“魏军来了!”

耳边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声音。

“住口,不过些许魏人,而且,而且一定是远道而来,疲惫至极,怕他什么!”

赞普高吼道。

仿佛是为了回应他的不屑,山坡上,亮起了第二排火把,第三排

北面的山谷缺口处,一队队火把开出。

西面,无数的火光亮起。

此刻已经无须再去传令和指挥。

因为目标很明朗。

也很弱。

“此战,为了大魏!”

郭子仪声音提高了许多,但心底,则是放下了某些东西。

“传令下去!”

他嘶吼一声。

“今夜,不留俘!”

高仙芝拔刀,吼道:“喏!”

黑夜里,仿佛一头巨兽已经张开了血盆大口,择人而噬的气势,唬的不少吐蕃人膝盖一软。

他们有些人或许还能勉强保持住冷静,

但脚下每一寸土地,

则都在颤动。

朝臣们以为,天子既然早已密旨给郭子仪,两人一定是商量了很久,做出了很多布置。

但实际上,

天子除了几封信以外,送到安西最多的,是钱粮、兵甲。

缺什么,全都给你补齐。

你尽管去打!

天子已经忍了半年多的时间,此事最终是捂不住的,就算他威望再高,此事一旦传出,必然会引得国内震动。

毕竟郭子仪率领的是五万大军,其中就有两万安西军精锐;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

而且动兵所用的钱粮,全都是由江南等地承担。

一旦有心人在背后推动,使得江南民怨沸腾,甚至第三次爆发更大规模的民变,也是极有可能的。

只是,为什么要急着打?

郭子仪不关心。

今夜,他和陛下的要求一样。

他要赢!

而且要大胜。

今夜之后,

高原,再无不臣之声!

再无吐蕃国号!

再无不臣之声!

真当天可汗是吹出来的么?

魏军像是烧烫的刀子切黄油一样,所到之处尽是溃败。

骑兵冲锋,连营帐带里面的人一起践踏成烂泥。

沉沉夜色下,混乱的只有吐蕃人。

魏军保持着不可思议的纪律性,将整座大营层层分割,如庖丁解牛,极快的瓦解了整座大营的防御。

外围甚至留有封锁退路的兵马,割草一般屠戮侥幸逃出来的吐蕃士卒。

士卒张开弓弩,箭矢如雨落,仓促聚起的一拨吐蕃士卒顷刻溃散,满地伤卒,魏军随即挺进,沿途收割伤兵的性命。

“大帅有令!不留俘!”

“大帅有令,不留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