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文学造诣也不如赵忠卿?(2 / 2)

接着,照朝廷给的法子,实行‘取款公文’一策。</P>

凡是之前参与开采运送大理石相关人员,人手一张盖有朝廷户部大印,地方官府大印的公文。</P>

未来凭公文到衙门取款。</P>

就此,双方达成和解。</P>

起义军土崩瓦解。</P>

百姓争先爱戴。</P>

他们失去亲人的痛苦,反清的高涨气焰,已烟消云散。】</P>

赵忠卿一字一句看完。</P>

这些早就在他意料之中。</P>

没人能抵住每年百分之十的利润!</P>

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没有人能够抵挡,即便是失去亲人的这份痛苦也无法抵挡。</P>

任何时代,任何地点。</P>

人们都会在金钱的攻势下,渐渐失去对当初亲人离去的那份痛楚,这是人性。</P>

况且,青海的起义本就是火烛之光,自知是必死之局的他们,看到朝廷愿意主动低下头,巴不得和解呢。</P>

不过……为了覆清,自己可没打算兑现。</P>

“赵爱卿,你这主意是办的太好了!</P>

如果没有你的主意,朕派遣阿桂率领一万铁骑去清剿,最少的花费都是五百万两银子以上。</P>

你也知道,朝廷现在根本没钱,朕也没银子让打仗。</P>

你那次的取款公文策略,真是解了朝廷燃眉之急。</P>

朕今天收到奏折,高兴的很。”</P>

赵忠卿:“难怪刚刚刘墉在皇上您面前吵吵嚷嚷半天,也不见皇上发怒。”</P>

“哈哈。要是放在以前,朕早把他轰出去了。”乾隆哈哈一笑,而后有些严肃的问道关于房地产的事情。</P>

“爱卿啊,还是快些把那京城北郊的房地产一期工程搞出来吧,朕最近,还想再下一次江南,一睹江南风水情。</P>

尤其是那大明湖畔,朕还想再遇到下一个夏雨荷呢。</P>

没几年活头了,古往今来,最长寿的皇帝莫过于我!</P>

最近身疲力竭,长感不适,想必是待在这宫中太闷了,急需要除去走走散散心,大明湖畔再走走逛逛,没准朕就好了。”</P>

赵忠卿:“为了皇上的身体,臣决定,开启三班倒模式!”</P>

三班倒?</P>

乾隆只感此词汇甚是新颖。</P>

与之前赵忠卿说的‘名人效应’‘住房公积金’‘学区房’一样新颖。</P>

“快给朕说说,何为三班倒?”</P>

“一天分为二十时时辰,把二十时时辰分为三班,每班就是八小时。</P>

工人分为三批次,轮流进行上班。</P>

工作时间是:</P>

晨时六点——午时二点。</P>

午时二点——晚间九点。</P>

晚间九点——晨时六点。</P>

以此循环,做到人歇工地不歇。”</P>

乾隆:“……会不会死人?”</P>

赵忠卿:“皇上放心,此法经过几十年的检验,并无问题。”</P>

“几十年?”乾隆无语的看向赵忠卿,“你开玩笑吧。算了,朕不和你计较这个,只要能缩短工期的办法啊就是好办法。你快些办差去吧,朕乏了。”</P>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