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早朝一般都是卯时,即早上5或6点。</P>
但今天,直到第一缕阳光打在前乾清宫殿前的玉白阶梯上后,才到早朝。</P>
根据日冕所示,已经到了早上八点。</P>
即便如此怠慢,满朝文武却没有一个吭声的。</P>
就连一向号称公鸡中的战斗鸡,视规矩如命的刘墉,连个屁都没放。</P>
值得一提的是,正编纂写书的纪晓岚也在今天早朝出现。</P>
大臣排列两行,陆陆续续走入乾清宫大殿内。</P>
“唉,今万岁爷最后一次早朝了。我还忒不习惯。”</P>
和珅用袖子擦了擦眼角。</P>
即便试探出皇上对自己已经满不在乎,但皇上终究是皇上,伺候了一辈子的主子,如今退居大位,他还是有点伤心的。</P>
“呦,和大人掉小珍珠了。”</P>
听到旁边一起行走的赵忠卿的话,和珅急忙低头去看,“哪呢,珍珠我的。”</P>
“和大人,我说的是你的眼泪。”</P>
“赵大人倒是真会比喻。”</P>
和珅再次用袖子擦擦。</P>
负责早朝纠察的御史发现两人窃窃私语,提醒一下后,在小册子上记录。</P>
和珅却没停止的意思。</P>
“赵大人,听说前天,刘罗锅又去咱房地产那闹腾去了。”还不等赵忠卿回,和珅自接着说道,“哈哈,那刘老锅子又败你手上一次。</P>
有你在,这房地产,我放心着呢。”</P>
可能是嘀咕的有点大声。</P>
前排第一个走的刘墉干咳两声,“和珅,勿要喧哗。”</P>
恰在此时。</P>
三人被监察上朝秩序的御史一同提醒,记下。</P>
……</P>
金銮殿站好后。</P>
乾隆在儿子永琰的搀扶下,坐在龙椅之上。</P>
“琰儿,下去站好吧。”</P>
乾隆挥了挥手。</P>
“咳咳——”</P>
照例清了下喉咙淤堵的浓痰后,乾隆开口了,阳光透过窗户,打在肩膀上。</P>
今天本打算早点起床的。</P>
奈何身体每况愈下,五点的冷风实在刺骨。</P>
因为,迟了些。</P>
“诸位爱卿,朕下个月初,就是太上皇了。</P>
望大家,要好好协助新皇上。”</P>
说着,乾隆朝着台下站在最当前位置的十五皇子永琰投去一眸。然后再看向刘墉一眸。</P>
从半年前开始,刘墉就屡次提醒他这个当皇帝的,不要忘记当初即位之诺言。</P>
‘不超过圣祖康熙爷执政期’</P>
大力推举身为太子的十五皇子永琰继承皇位。</P>
如今……怎么却不见其脸上有笑容呐?</P>
“刘墉,你怎么了?你不是盼望着这天吗。”</P>
刘墉故意找了昨天没睡好没精神的借口,他心里明白,退位不让权,又算怎么回事呢?</P>
永琰没有实权,自己就没办法让新皇铲除奸臣,整顿朝纲,自然也就没什么值得高兴的。</P>
见刘墉无趣,乾隆也不想再多说什么。</P>
作为皇上,他知道刘墉是因为什么不高兴,但不能点破。</P>
赵忠卿,和珅,纪晓岚,阿桂等人站出来纷纷一阵祝贺的话。</P>
每个人都对永琰不感冒。</P>
一朝天子一朝臣。</P>
他们实在没什么热情澎湃需要表现出来。</P>
“赵爱卿,登基大典所需,预计要耗费多少银子啊?”乾隆觉得自己一直以来忽视了这个问题,当即想起来后,当即问道。</P>
“回万岁,三百万两。”</P>
嘶……这么多。</P>
国库就一百万两压库银。</P>
赵忠卿那里倒是有钱,但都是修房地产的。</P>
“众爱卿,有何主意?”</P>
乾隆看向了最能搞钱的和珅。</P>
以往自己缺了花销,都从和珅那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