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乾隆的迫切(1 / 2)

赵忠卿没想到皇帝给钱可以给的这么快。</P>

众所周知。</P>

乾隆除了恋权外,还有一点,惜财。</P>

这一百万两虽然在天下人看来,对于皇帝来说,九牛一毛。</P>

但就是这一毛,乾隆过去几十年都是不愿意拔的。</P>

为督促自己完成苏州房地产,愿意拿出私库房一百万两,乾隆这次真的很认真。</P>

“谢太上皇提醒。”</P>

赵忠卿拱手道。</P>

“这一百万两,说不多,也不多。说它少,也不少。</P>

但在你赵忠卿眼里,朕觉得这一百万两应该算是少的了。</P>

听说,仅仅是赔付张家家眷,你就给了一百万两。</P>

嘶……什么时候银子这么不值钱了?”</P>

赵忠卿知道,乾隆心里明白自己当初把一百万两一股脑丢给张家家眷,目的就是为了停工,停工的目的就是让苏州购房百姓认识到自己利益受损,从而为自己求情。</P>

也正是这个求情,让乾隆认识到了如今的天下大势,大清已经离不开房地产了。</P>

此刻,对方明显是在阴阳怪气,同时也在表达,自己 不是傻瓜,能够猜到你之前为什么那样做,只是不明说罢了。</P>

“逝者为大,臣只是做了应该做的。”</P>

赵忠卿敷衍一句。</P>

乾隆见赵忠卿已经读明白自己言外之意,知道自己不是笨家伙,不是那种容易被蒙在鼓里的。</P>

证明自己的智慧后,乾隆摆摆手,让赵忠卿可以跪安了。</P>

他这一辈子,绝对不允许被人误以为是笨蛋!</P>

这是逆鳞般的存在!</P>

他是皇帝!</P>

大清最聪明的人!</P>

既是权操天下之人!自然也是凌驾于天下人智慧之上的人!</P>

……</P>

走出门的赵忠卿对乾隆刚刚的点拨,只是涩涩一笑,这个老毕灯,永远都认为他比别人聪明,但是有句话说得好,聪明反被聪明误。</P>

如今,你乾隆就等着接下来的好戏吧。</P>

宫门外。</P>

马车早已停靠在外,静候多时。</P>

赵忠卿掀帘进入。</P>

太监也把乾隆赠送的装有一百万两银子的木箱抬了上去。</P>

马夫抽动马鞭,马车缓缓远离皇宫。</P>

路上,正当赵忠卿趁着这短暂的路程小憩之时,忽然听见貌似有人嚷嚷着房地产的事,就在街道上。</P>

掀帘一看。</P>

只见在京城城墙根下,聚拢起乌泱泱一片人。</P>

赵忠卿让马夫停了马车,掀开帘子走了下去。</P>

那个位置,正是每次张贴告示的地方。</P>

如今,贴着的就是自己在朝堂上书写的那封。</P>

这告示自然是京城最快最先张贴,与此同时,朝廷的公文也正在如同蛛网一般,朝着全国各地扩散,命令各省各州各县张贴。</P>

不出三天,整个清朝全国各地的角角落落,将会张贴满房地产的告示。</P>

跟在赵忠卿身后的马夫见围在榜前的百姓实在太多,见赵忠卿想看,当即就要自报家门,报上‘当朝户部尚书’的头衔。</P>

但被赵忠卿及时制止住。</P>

他下车的目的可不是看榜,可是听声,来自民间的声音。</P>

这将决定他此后饿啦么计划的能否顺利实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