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乾隆无视百姓苦衷,下定决心(1 / 2)

虽然有簌簌寒风在扰乱声音,但乾隆也算是鼓足丹田发出,尤其是旁边太监李玉还复述了一遍。</P>

百姓们就算是都耳背,也该听清楚了。</P>

可是……</P>

见到城墙下岿然不动,睁大眼睛看着自己,乾隆对自己的公信力开始不自信起来。</P>

“百姓们,万岁爷让你们回去。”</P>

李玉扯起嗓子又吆喝了一遍。</P>

“……”</P>

台下沉默。</P>

所有人跪在地上的双膝,仿佛粘连在地面上,一点也没有挪动的迹象,要知道这可是在冬天,寒风的侵袭,加上地面冰冷的吃痛,跪在这里一个时辰就已经是很多人的极限了。</P>

可……目前从事态发酵至今,这些穷苦百姓已经跪在这里四个时辰。</P>

冰冷到麻木的四肢,并没有让他们这颗灼热的,心,停止。</P>

穷苦百姓,真的需要一个生存下去的希望!</P>

“……”</P>

寒气一个劲往乾隆衣服的缝隙里钻去,即便是有狐裘的保护,也难免有漏网之风。</P>

一缕寒风顺着乾隆的脖颈,如同一条蝰蛇般,蹴溜一下进了去,让他的身体也感受了下凛冬的滋味。</P>

乾隆脖子使劲缩了缩,让一旁的小太监也把暖炉靠近了些,眉宇低垂间,也在考量着。</P>

镇压宝莲教倒地用什么法子好。</P>

用快刀,就是查抄和珅的报社,鸽厂两处资产,充当军费,派遣最为勇猛的八旗将士们进行镇压。</P>

用慢刀,则是采用赵忠卿的法子,让和珅把产业给 投放到四川湖北等白莲教起义闹的最为凶猛的地区,进行吸纳。</P>

后者,主意倒是好的。</P>

可问题是太慢,万一起义的事态发展壮大,他大清将会岌岌可危!</P>

想到这里。</P>

乾隆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P>

又或者是‘必将起义扼杀在萌芽中’的这条祖训作祟,他终于没有再看城下百姓一眼。</P>

整个行銮队伍,这一抹黄色,移离宣德门城墙之上,百姓们眼睁睁看着皇帝离开,心中刚刚升起的一丝丝希望,消逝无影无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