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兵源何处来?(1 / 2)

面对沙俄与英吉利这种亘古未有的巨大危机。</P>

经过京城赵忠卿为首的,和珅,刘全,步军统领李满仓,还有张大炮等人的一致肯定下。</P>

这则消息,经由官方,通过各个渠道,以最快的速度的流遍华夏的大江南北,让生活在华夏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第一时间知道了,所有人即将遇到的危机。</P>

这是华夏民族未有之大变局。</P>

即将到来的危机。</P>

已经不再是古老的常规的本土人互相攻杀。</P>

这将是一个大的整体对付另一个大的整体。</P>

这是一个民族对抗一个民族的超大规模战役。</P>

这是需要全人民同仇敌忾,才能应对的灾难。</P>

一向满腹自信傍身的赵忠卿也知道,即将面临的灾难,已经不是自己一己之力,靠着简单的欺瞒耍诈可以解决的了。</P>

随着布告的发出。</P>

京城作为华夏之心脏所在。</P>

这则毁灭性的消息,只是在眨眼之间,便是呈疾风之势,席卷你在京城的大街小巷。</P>

京城内早已是人心惶惶。</P>

大街小巷,布告张贴的像是不要钱似的。</P>

面对两种洋人,两面的洋人,同时来攻。</P>

百姓知道,又该他们卖命了。</P>

尤其是穷人家的父母们。</P>

纷纷是掩面哭泣。</P>

只要是个人你都知道。</P>

打仗打的就是百姓。</P>

他们只想在地里劳作,每天回家有一个吃食。</P>

其它的并无所想。</P>

“呜呜呜~”</P>

“早知道,送你进宫当太监就好了,这样怎么样也能苟活得一条贱命,不用上去战场和洋人作战。”</P>

怀中的父亲看着儿子,老泪从双眼眶中夺目而出。</P>

浑浊的老泪,虽然咸脏,却饱含着一个父亲,对于儿女的最为深切的爱。</P>

这辈子还没吃过一顿饱饭,还没有娶过媳妇,就要奔赴战场……</P>

哭着哭着,不认识字的老王头在人群中急忙簇拥着,朝着自家的秀才邻居道:</P>

“劳张秀才大驾,帮老头子我看看,这一次官府征兵,一户人家要征多少人呐?”</P>

“老汉我,三个儿子,乾隆五十年征去一个连尸体都找不到,嘉庆一年,打白莲教,二儿子就剩下一具发臭的尸体,如今……如今我着小儿子……”</P>

王老汉泪眼婆娑。</P>

按照惯例。</P>

大战公示榜下面,通常就是此番的征兵要求。</P>

征兵还能往哪里征?</P>

唯一的征兵源头就是他们这些天天饭都没得吃的穷苦百姓。</P>

如果是征两个兵的话,很有可能自己也得被拉上前线。</P>

三个的话,老婆子都得被拉到军队里去。</P>

“可怜我这小儿子,才十五的年纪啊。”</P>

老王头用力的把儿子搂在怀里。</P>

“老王头,你哭个吊!”</P>

“这下面不是征兵告示!”</P>

“好生奇怪啊,大战在即,不顾一切的征兵不是历朝历代的惯例吗?”</P>

此刻,京城 城墙根下,围着告示观看半点,企图从上面找到征兵公文,从而早些准备银子,打点关系,去除掉自己名额的百姓们,眼睛就像是雷达,仔仔细细扫过告示上的每一个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