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无他,风帆战舰的运力有限。
军队登陆不是说把人和武器送上岸就足够了,还要保证大量的补给品源源不断送上陆地,否则敌军只需要来一个坚壁清野,就能让登陆的敌军大股部队忍饥挨饿,士气崩溃。
当一支军队身后是汪洋大海的时候,他们的心理防线是很脆弱的,必须要有充足的补给,才能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否则被打败了他们都不知道往哪跑……
总不能跨洋游回去吧!
正因如此,这个时代的跨洋作战对一个国家的海军运力是一项非常沉重的考验,再就是,跨洋作战的军队,必须有稳赢的把握,否则只需要一场会战失利,就会引发雪崩效果,剩余的部队完全丧失斗志,成建制向敌人投降都不是不可能。
即便到了十九世纪中期,英国人在跨洋对清廷作战的时候,也顾虑重重。
鸦片战争可不是真的跨越万里海域进行的,当时的英国人早就在印度站稳脚跟,甚至在南洋都有多处据点可以作为物资补给站来供应前线登陆清廷大陆,但就算是这样,英军的登陆部队也承受不起哪怕一次会战失败。
好在,清军是真的拉挎,一次会战都没打赢……
那种小规模遭遇战的胜利,对大局是没什么影响的。
所以说,如果反丹麦同盟想要在丹麦本土登陆,哪怕派遣的军队只有几千上万人,也要倾其全国之力来供应。
毕竟,现在的丹麦本土不再是不设防的状态了。
事实上,反丹麦同盟中的不列颠和瑞典,并没有发起登陆战的意思,他们只是充当着辅助的位置,将打败理查德希望寄托在北德意志联盟身上。
宣战一个月后,理查德的部队完成了跨越西兰岛和日德兰半岛之间的海域屏障,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并安全的行进到荷尔斯泰因地区。
甚至理查德还为自己的嫡系部队筹集了足够三个月鏖战的军略物资。
然而,理查德却在行军中收到了前线噩耗。
普鲁士的一个三万多人的军团,攻下了梅克伦堡,驻防在梅克伦堡地区的石勒苏益格兵团与荷尔斯泰因兵团,足足万余人,全军覆没!
另一边,以巴伐利亚为首的五万余北德意志邦国联军,正在围攻奥尔登堡,其中驻扎的日德兰兵团已经向理查德发出了足足十三封求援信!
反丹麦同盟一开战,就摆出来咄咄逼人的形式。
然而,理查德无视掉了日德兰兵团丹麦贵族将领的求救,义无反顾的带着嫡系部队冲向那三万多人的普鲁士军团。
双方主力在基尔市郊外的一块平原上遭遇,决定丹麦王国命运的一战即将爆发。
感谢三公刑打赏100起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