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三皇派和古灵宝派上(1 / 1)

道教经箓派的第二个分支是三皇派,其代表经书就是《三皇经》。《三皇经》早已亡佚,考证它的来历,大体上有三条来路,但最终都归到葛洪身上了。

一是帛和的帛家道流传下来的一卷三皇天文大字。帛家道前面提到过几次,帛和这个人不太好考证,但在《神仙传》里有他,于吉的《太平经》据说还是他传授的。帛家道主要影响的区域在中原及江浙一带,不过基本上是在上流社会流行,有全套的祭祀仪式,与魏晋时流行的巫道有关系,如“劾召鬼神”之类的,总之就是把自己搞得神神秘秘的。

二是葛玄传给了弟子郑隐《三皇内文天地人》三卷,经郑隐再传给葛洪。葛洪说郑隐曾经告诉过他,道书之重者,莫过于三皇内文和五岳真形图,这个三皇内文在《抱朴子》里提到过多次,由此可以说明三皇经由葛玄一脉传下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三是由鲍靓传给葛洪。还记得前面讲寇谦之时,成公兴打算带寇谦之入山修道时提到嵩岳时的一句话吗?大家不记得的话可以回头看看本卷第十章,他说鲍靓前辈曾在此山一石洞中得到真经《三皇文》而修成正果。《云笈七签》道学传》《教义枢》等典籍中均记载着葛洪的老丈人鲍靓写的三皇经,只是在时间上稍有不同,但这些说法考证均不足。

鲍靓应该是在综合了巫道和帛家道的信仰,再把神仙鬼怪、神仙信仰等等,融合在一起后创作了三卷《三皇内文》,先发表的叫《小有经》,后发表的叫《大有经》。鲍靓传给葛洪的主要内容就是“劾召鬼神”,这和帛家道内容就一致了。什么意思呢?实际上这里面有两个含义,一是学习了此经后,就具有了召唤鬼神的能力,二是召来鬼神后要干什么。肯定不是为了好玩,也不是为了显示自己有与众不同的本领,而是为了请鬼神泄露天机,知道一些想知道的或别人都不知道的事,具体是什么,你自己想吧。

三皇经究竟是如何传到葛洪的,我们暂且不再细究了,反正这三种说法相互间都有联系,总之最后传到了葛洪。葛洪之后杨羲等人也传过《三皇经》,来历基本上就是从葛洪那里传下去的,据说陆修静得到了《大有经》,传给了弟子孙游岳,再传给了陶弘景,经陆修静、陶弘景等对其增衍了斋仪等而成三洞之一的洞神经十四卷。

三皇派的道士修行以符咒为主,也有系统的斋醮、朝仪及授度等仪式,祭祀时还保留着帛家道或巫道的酒及血食的供奉,由于三皇经的失传,更多的三皇派的内容考证比较困难,这里就不再多讲了。

经箓派的第三个代表是灵宝派,是继上清派以后,另一个对道教教义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的分支。灵宝派的教义比较人性化,比如重视众生性命,以济世度人为立教宗旨,这种既接地气,又高大上的教义,自然受到大众的认可,所以灵宝派发展才会后来居上超过上清派。

道友们要注意,这里所说的灵宝派是指的古灵宝派,区别于后文要讲到的三山符箓的阁皂山灵宝派,算是它的前身。灵宝派的名字,自然是取自灵宝经的,而灵宝经的灵宝二字,则可能是出自《太平经》中的神灵宝贵之意,不过没有直接的证据,欢迎道友们考证。那么灵宝派是怎么来的呢?

大约在400年洪家族出了一位叫葛巢甫的道士,经考证应该是葛洪哥哥的孙子,在葛氏家族中成就应该是仅次于葛洪了。如同杨羲、许谧二位一样,葛巢甫制造出来三十多卷灵宝部经后,为了提高自己和出产的经书的地位,葛巢甫抬出了一位叫元始天尊的至高神。有一天葛巢甫约元始天尊来喝茶,两人坐着边喝茶边聊些风花雪月,慢慢的葛巢甫就引向了正题,说你看我把你抬出来了,是想让你坐上道教至高神的宝座的,要不也对不起咱们两人的身份是不是。不过这事还真有点难度,咱们两个要精诚合作,这样吧,您受点累,穿越回后汉三国时代,这对您来说也是小事,那里也挺热闹的,好不好?回去以后,记得找到我的老祖宗葛玄,然后传给他真经……先别拒绝,知道你肚子里没货,这不提前给你准备好了嘛,喏,三十多卷呢。

于是,受葛巢甫委托,元始天尊就回到了那个令无数穿越迷向往的三国时代,在天台山上把葛玄后辈子孙准备的经书传授给了他。当然,也有道教典籍记载的是元始天尊安排手下人来传经的,嗯,这些都是小节。

这些经书在葛氏家族一直传承下来,其中当然不会少了葛洪,最后又传到了总策划葛巢甫手里,从此葛氏一族在道教界地位大增。由于葛巢甫对葛氏一脉作出的巨大贡献,所以学术界就称这个以他们葛氏为核心的小教团为葛氏道,核心代表人物葛巢甫也被颁发了小金人……嗯,是最高贡献奖和最高成就奖。

据《云笈七签》和《真诰叙录》等记载,从葛玄开始到葛巢甫,葛氏道创作的一系列经书统称为古灵宝经系,学术界又把古灵宝经分成了元始旧经和新经两部分。

元始旧经一般是指《灵宝五篇真文》,也有叫《灵宝五符经》,简称《五符经》,以及由它演化出来的一些经书,这部经书号称有十部三十六卷,能度天人,决定着宇宙演化,是众经的祖宗,道经本源,这个牛吹的的确有点大了。当然,有关元始旧经考证方面争议还是很大的,道友们只要大致有个了解,学术性太强的东西是那些专家学者关心的。

这部牛大了的宝经在天界也享受着极高的待遇,本来是珍藏在太玄都玉京山紫微上宫中的,天界的诸神都得小心尊奉着,逢年过节时还要过来集体斋戒行礼,表达如银河般滔滔不绝的敬仰之情。就是这么一部连天上诸神都要当祖宗一样供起来的宝经,却由元始天尊他老人家传给了我们葛家老祖,可见葛氏道是如何受天界重视,起点是如何之高,所修道法是如何之正宗。

刚说了元始天尊可能感觉自己地位太高,亲自下凡传经有点丢面子,所以就派了手下来降授,比如《灵宝略记》中记载的是派来了太上玄一三位真人来降授,这三位真人分别是第一真人郁罗翘、第二真人光妙音、第三真人真定光。在敦煌本的《灵宝经目》记载的元始旧经《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诫法 轮妙经》中,说葛玄接受过两次降授,在上面三真人降授那一次之前,还有一位太极真人徐来勒,传给了葛玄这部法 轮经,并且说要提携他当三洞大法师。

这里就涉及三洞的概念了。古灵宝经是最早提出三洞经书这个说法的,比如《灵宝赤书五篇真文》这部经书就是道和元气的化身,而它一分为三后,就演化出了上清、灵宝和三皇这三洞宝经,也就是说上清经、灵宝经和三皇经这三洞经书都来源于《灵宝赤书五篇真文》,同时确立了元始天尊为三洞经书共同教主的老大地位,说明当时已经有了完整的三洞概念,这和后世道藏的三洞经书结构是一致的。

虽然至今学者们还对元始旧经与葛氏一脉是否有关系争议还挺大的,这方面的考证的确有难度,但总体来说,古今道教界还是比较公认三十五卷元始旧经和新经,是葛玄经过两次神授而来,是作为葛氏道、灵宝派的典籍流传下来的。而新经中,《灵宝度人经》简称《度人经》,则认为是由葛巢甫所作。

灵宝经系传到陆修静后,对它进行了增修、立成仪轨,新、旧经书总计整理出了五十五卷,从此灵宝派的影响逐渐扩大,加之其普度众生、超度三界的思想,流行程度超越了上清派。陆修静还写过一篇师告丹水文,也提及了元始旧经的神授及流传情况,而且从文中也可以看出陆修静对灵宝经是非常尊崇的,甚至还有按灵宝经的教义整合上清经的意图,可见古灵宝经的确有着过人之处,这位葛巢甫确实是位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