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养生,毫无疑问孙思邈是最有发言权的,如果他的养生之道不好,怎么能活一百多岁?他的养生理论可以说是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为一体,认为养生最重要的是养性,这比吃什么金丹都管用。“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这个理论估计道友们都认可吧,如果心态不平和,易怒、善妒,天天看什么都不顺眼,这类人鲜有长寿的吧?
至于如何修身养性,孙思邈有居处法、调气法等养性法门,仔细研究的话这些无不暗与内丹思想相合,把道教的内修理论和医学相结合,把养生思想归纳进医学体系中,这就是孙思邈的一个重要的贡献。
结合药王前辈的理论,强烈推荐道友们,特别是想长寿的道友,一定要注意饮食起居,注意养生。特别是老年人,可以从调气、按摩、导引、行气、散步等方面入手。如果想长寿,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看淡名利;忌暴饮暴食;注意气血通畅,适当适量运动,别往那一坐就一整天,比如我这样的;生活工作都要有规律,而且是要符合自然规律,比如天天去过夜生活,天亮再回家睡觉,这显然就不符合生活规律了。也不要把规律理解成为习惯,认为我按照习惯天天如此就是有规律,这个道理显然就是歪理了。
接着讲孙思邈吧,659年,唐高宗李治也曾经召见过他,对于这样一位名医,自然是希望把他留在身边。前面也讲到过了,李治的身体一直不好,要不也就没有武则天什么事了。这些皇帝嘛,全是老一套,给你封个官就把人留下吧,所以当年李治想要拜孙思邈为谏议大夫,依药王那种天性崇尚自然和自由的性格,肯定不会答应,所以还是推辞不当。
从660年开始李治就患病了,特别是667年以后,病情加重,有一段时间孙思邈一直留在了帝都负责李治的救治。到674年时,他对李治说自己身体不好,想回家休养,您就放我回家吧。李治很感激多年来孙思邈对自己的照顾,特意赏赐了车马、房产,相当于给了别墅给了豪车。
永淳元年,就是上面说的682年孙思邈去世,当然,这个时间也有学者提出疑问加以考证,就不多说了。
孙思邈死前遗命弟子要薄葬,不要放什么陪葬品,更不要杀牲祭祀。四百多年以后,宋徽宗感念这位药王道士,把他加封为“妙应真人”,当然了,人们还是更熟悉他的药王称号。
下面再稍稍总结一下这药王的主要成就:
首先,孙思邈有药王称号,这显然是对他的成就最大认可,认可了他在药物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贡献。他一生都致力于收集、整理、总结前人的本草方面的着作和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更加完善的药物处理体系,他特别强调药物的栽培、采集、炮制、管理和贮藏等各阶段、各环节的方法,尤其重视使用“地道”的药材。他还反对滥用名药、贵药,但重视用好的药材,当然好药材并不是名贵药材,而是地道的、质量好的药材,他认为好的药材是和临床疗效有直接关系的,因此他才被誉为药王。
当然,个人感觉这个称号还和他的人品有关系,孙思邈对任何病人都一视同仁,不论贫富,给钱不给钱,只要有能治的病人都是先治完了再说,所以他在民间才会享有很高的声望。
第二,在临证方面,孙思邈特别重视张仲景的伤寒学说,经过数十年的整理,直到晚年时他才把完善后的整套理论融入到了他的《千金翼方》中。书中从方、证、治三个方面独创性的对伤寒理论加以发展,所以后人称他是开创了“以方类证”的先河。当然了,对于门外汉来说,我也没能力解释什么是以方类证了,作为一个问题,等哪天再和中医朋友聊天时请教一番吧。
第三、极为重视妇幼保健。孙思邈着有《妇人方》三卷,《少小婴孺方》二卷,几乎涵盖了求子、调经等全部妇科病,并且把这两部分内容放在了《千金要方》的开头部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他对妇女儿童的疾病的重视程度。
第四、外丹术方面的贡献。前面讲到他隐居炼金丹的事情,他和葛洪炼丹的目的不同,葛洪是为了求仙飞升的,孙思邈是为了“救急济危”,他研究出了很多丹丸,就相当于现在的中成药,这样在处理一些危重病人的时候可以及时用药,否则等抓药、煎药一套程序下来,没准那边棺材都买回来了。
当然了,在研究这些外丹之时,自然会有些附属的收获,而唐代也是外丹术发展的黄金时期,除孙思邈以外,还有孙少微、张果、楚泽先生、金陵子、梅彪、沈知言等等,他们在外丹术方面的践行,理论的总结,对设备、药物种类、剂量、药物处置、合炼产物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可惜,唐宋时期,依旧有大量的人,包括皇帝、官贵、文人死在乱吃金丹上,在求仙长生之路上,永远不乏大量的后来者,后面还会讲到。
第五、孙思邈收过多少弟子没有详细考证,前面也说过,传说袁天罡是他的弟子,还有传说卢照邻也是他的弟子,不知道这位诗人的医术怎么样,但据说他病了一辈子,还是很痛苦却是真的。
可以确定的是,孟诜是孙思邈的弟子,而且也是位长寿道士,活了九十三岁。他在医学方面的成就同样非常高,特别是在食疗方面的成就还应该高过了孙思邈。孟诜有个弟子叫王冰,同样是位唐代的医学国手,他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如果提到《素问》,是不是都知道?可能还有道友不知道,那么《黄帝内经》呢?这就没问题了,都知道了吧,《素问》和《灵枢》合在一起就是《黄帝内经》。王冰历时十二年,对《素问》进行整理注释,可以说后人都是在他的基础上对《素问》进行研究的。噢,对了,王冰好像也继承了药王的长寿传统,活了九十五岁。据新旧唐书记载,孟诜留有《食疗本草》《必效方》《补养方》等着作,所以说孙思邈有没有更多的弟子其实已经不重要了,仅孟诜一人就够了。
这一部分,借助孙思邈让我们看到了唐朝的医学发展的情况,了解了道教对中国文化、医学发展作出的贡献。除了孙思邈以外,唐代的道教名医还有很多,除了上面提及的以外,还有叶法善,是位善用符咒救人的道士;荆州的王彦伯,精于诊脉;唐末的叶千韶,擅用符法治病;万振,精于符咒济物,叶法善还曾经向他学习过;刘玄靖,同样擅用符法治病,前面讲武宗灭佛时专门讲过他;李元基,善用符和药物相结合治病;刘知古,是位精通《参同契》的高手,内丹学方面的造诣高深,而这类道士必定精通医术,他还留有一部着作《日月玄枢论》。
上面提到过的蔺道人是位外伤正骨国手,堪称骨科的大宗师,出过一部专着《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方》,听听这名字就上档次,这是我国一部有记载的、现存的、最早的骨伤科专着。还有那位名气极大的李淳风,当然他最有名的是风水方面的造诣以及他的《推背图》,在医药方面的名气才不那么令人瞩目罢了,后面还会专门讲他,这里就先留个伏笔吧。
其他道医还有董炼师、叶藏质(叶法善后人)、吕志真、刘方瀛、舒虚寂、轩辕集、李云卿、张氲、王可交、殷文祥、李含光、梅崇献、张鼎、胡愔、玄珠先生、杨上善等等,至于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姓名的道教名医就无法统计了。由此可见,中国的中医药学有今天的成就,道教的贡献真的功不可没。
顺便再说一句,唐代还有两部着名的医书,即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和王焘的《外台秘要》,这两位作者虽然都不是道士,但在着作里都吸收了大量道教的养生知识,比如存思、除三尸、叩齿等等,这同样是道教对我国医学发展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