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谁是神霄派祖师 中(2 / 2)

再从时间上看,神霄是林灵素得宠后,伙同徽宗、徐知常等人编造出来的,然后由专业人士林灵素进一步发挥完善而成的,这显然是王文卿被林灵素引荐来京之前的事情了。

当年,新旧两党斗争、阶级矛盾尖锐,完颜阿骨打正在努力灭辽建金,正在统一北方地图,内忧外患,徽宗也着急,于是林灵素把神权这个馅饼摆到徽宗面前,让他看到了用神权神化自己,有望解决自己“独思未有一压服群下者”的难题的希望。眼看着皇帝“独喜其事”,林灵素便借助皇权大力构建他的神霄国度,把徽宗放在青华帝君哥哥的位置上,而且是把整个中央权力机构全部神化,这样骗起百姓来威力更大,百官们也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加一点向心力,这样徽宗哪能不尽心尽力地推行神霄一派,所以徽宗全面支持“神霄说”,要达到“立乎万世上,统御神霄,监观万国,无疆之休”,这里面显然也是林灵素在努力,而没有王文卿的影子。

政和七年正月(1117年),林灵素操纵秘书省向徽宗报批,把天下道教划分五教,这里简单说一下这五教,这也算是神霄派的神仙体系构建的一部分。

天尊之教:教主是元始天尊,道德为宗;

真人之教:教主是太上玉晨天君,清静为宗;

神仙之教:教主是太上老君,变化为宗;

正一之教:教主是三天静应真君,诚感为宗;

道家之教:教主是南华真人,性命为宗。

那么徽宗呢,做了“上清通真达灵神化之教”的教主,以神霄大法师、都天教主的身份统领各教,地位显然是在其他五教之上,而借助国家最大的老大,林灵素抬高神霄派的目的也实现了。

在徽宗宣布成为三合一教主道君皇帝以后,林灵素又有目的开始了一系列行动:

1、把高官、太监们都拉进集团里面来。前面讲过,包括蔡京、蔡攸、郑居中、余深、童贯、邓洵、薛昂、白时中、王黼等等全都有职务,每一座宫观都安排一名官员,使神霄组织和国家政权高度交融。

2、重和元年(1118年)再把道士纳入政府体系之中,林灵素是通过设立道职、道阶的方式,参照文官体制建立起对应的道士的官职体系,进一步使道士成为官僚集团中的一员。

3、同年,又是在办学、道举方面,使学习道教成为官僚、道士们步入官场一条新出路。政和四年,道箓院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道教学院,完全是仿照当时的太学设置的。徽宗要求儒家学习道教典籍,接受道教思想,把道教典籍列入国子学必修等,并能过自己注解《道德经》等作表率,徽宗的政教合一的建设,同样大力推动着神霄一派的发展。至此,北宋的官、道紧密融合,有学者说,除了用政教合一来描述,应该没有更合适的词了,而这也是林灵素的功劳。

4、“帝惑于林灵素之言,遍建宫观于天下”,这是林灵素的另一项贡献,借助皇权大力发展神霄派的势力。政和六年二月,上清宝箓宫落成剪彩,林灵素便设坛斋醮,借助宏大的神霄殿,供奉长生大帝君和青华帝君,再放上那神霄九鼎,影响力一时无两,这座宫观也成为了事实上的神霄派的十方丛林。在全国范围内神霄宫下院也至少有四百座,每座神霄宫都赐千亩田产。前面也讲到了,这些些政令对百姓的伤害极重,“豪夺无涯”,比如在当时的苏州修建神霄宫时,“……合数百家,期五日尽徙。郡吏逼逐,民嗟哭于路”,这是当时的一个缩影。神霄宫的修建,前前后后大约持续了八年,耗费无数,“竭国力而经营之”,压于百姓身上的负担是何等沉重。就是在六贼当道,皇帝佞道妄为,“终日论道,无一言及时事”,国库账面上的红字一天比一天大,等到金兵大举南下的时候,财政几近崩溃,没办法只好又从道士手里收缴财物以充军费。

随着神霄派势力的庞大,林灵素也有些晕,晕了以后就容易膨胀,容易犯低级错误,所以才会不把王公大臣放在眼里,连储君都得给他让路。上行下效,道士们也高调,“群道元赖,官吏元敢少忤其意”,犯法后也没人敢管,“气焰赫然,林灵素为之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