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神乐观,朱元璋还在洪武二年制定了五岳山川诸神祭祀祭礼之仪。正月,朱元璋在皇宫敕封天下神明,为了宣告四方平定,当时在华阴县西岳庙立碑勒石,颁布诏书,其中说“岳、镇、海、渎,皆高山远水,自天地开辟以至于今,英灵之气萃而为神,必皆受命于上帝”,明显还是承认有神仙,不过神仙的事情我也得插手。
实际上朱元璋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高,天上的神仙我管不到,但是地上的神仙得听我的,于是他先敕封的了城隍神。朱元璋首先封南京应天府的城隍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汴梁城隍“承天鉴国司民显圣王”,凤阳城隍“承天鉴国司民贞佑王”,直隶当涂县“承天鉴国司民英烈王”,直隶滁州“承天鉴国司民灵佑王”,直隶和州“承天鉴国司民灵护王”,应天府为正国级,另五位是正部级,也算是一品官。
接着,朱元璋又敕封了五岳、五镇、五渎等等,至于县、市级的各州县城隍也都有加封。受了皇封的神仙们是可以拿工资的,也就是可以享受国家的供奉,老百姓们可以到正规的宫观里烧香捐香油钱。
如果有机会去华山,道友们可以去西岳庙看看这通石碑。
除了敕封了神仙,从忠君爱国的角度考虑,朱元璋还为开国的义士们立祀。比如他说在鄱阳湖康郎山大战中阵亡的三十六位将士是为国献身,同样有享受百姓祭祀的资格,所以他命“有司岁致祭”,也算是封这些人进了神道。
说朱元璋现实还有一件事比较典型,他把一直宣扬以民为本的孟子老先生从孔庙里请了出去,而且连间廉租房都不给安排一间,爱去哪凉快就去哪,反正是这里不让你住了。之所以这么做,实际上是为了给人腾地方,给谁腾地方呢,答案是关羽。
总之,这位皇帝可以说是为人神两界定了秩序,自认为人神两界都纳于彀中矣,是不是有点膨胀了?
可以看得出来,朱元璋不相信道教那些教义,但还是相信天命、相信自然之神的存在的。到晚年时他说过一句话:“今朕有天下,敬礼百神”,同样说明朱元璋和其他古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对神灵同样有着天然的信仰。
不过,朱元璋始终保持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并没有晚节不保。随着国家的进一步统一,政权逐渐稳固,朱元璋对于道教的管理并没有放宽。
1379年,为了加强管理,朱元璋收紧了度牒的发放,严格限制道士私下里收弟子。对于道士和和尚也有明确规定,出家人不但没有什么特权,反而处罚得更严厉,特别是道士的判罚还要重一些。《万历野获编》有“僧道异法”一条,“洪武中有诏,凡火居道士,许人挟诈银三十两,钞五十锭,如无,打死勿论”。
为了加强对道教的管理,在1382年又设了正六品级别的道录司,负责全国的道教管理。在地方,府一级设立了道纪司,设置了从九品的正副都纪各一人。州一级则是设立道正司,道正一人,县一级设道会司,道会一人,当然了,从副都纪以下就只是没有了品级的公务员了。
道录司体系的设置,提供了大量的官职岗位,其中有一大部分是由道士负责的,所以为道士加入官场提供了一条捷径。比如太常寺卿一般就是道士来当的,各地的道官们则由道士担任,也有一部分是礼部的人去担任的,可谓都有好处。
道录司、太常寺、神乐观和朝天宫里面的工作的道士之间联系很紧密的,而且他们还经常轮岗,除了专业差不多,业务范围也都有联系,所以自然会形成一个小团体,其背后如果说没有龙虎山的影子估计也没人相信,所以说龙虎山的手伸得有点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