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王常月有意识地淡化全真道士必须出家修行的惯例,不再刻意要求必须出家,人家龙虎山为什么一直受到皇帝的重视呢,原因之一就是人家可以结婚生孩子嘛。在古代,人口是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重要因素的,所以王常月表示,只要诚心,在家同样也可以求师问道,如果不虔诚,出家也不会有什么效果。世间成法皆可为师,只要有一双慧眼,在俗世中也可以找到真师。
王常月倡导的这种新型的持戒、求师思想,还是比较符合满清政府的利益的,否则顺治、康熙怎么可能会支持他传戒?如果不再整天故作高深,让人猜不透、看不出你是在干什么,而是让外人能看得清、理解你正在做什么,自然就不会产生警惕、戒心甚至恐惧了。
从王常月开始,全真教的传戒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当年王常月在白云观传戒一百天,授戒二千人,号称百日圆满三坛大戒。不过乾隆以后,特别是从嘉庆以后官方道教活动逐渐停滞,时间越来越短,传戒时间差不多就减到了53天,举办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少。在民间的传道、传戒一直没有停止,而且一直沿续到了现代。全真教的近、现代传戒活动主要集中在北京白云观、沈阳太清宫、济宁长清观等全真十方丛林的宫观中。
民国到解放前,全真教大约组织过三次传戒,1912年和1919年在白云观两次,每次三、四百人,定期百日,后来因为北京战乱而终止。1948年成都二仙庵还组织过一次。
解放后,由于历史原因,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有了全真传戒活动,据我所知已经组织过六次。最早的一次是在1989年11月12日-12月2日北京白云观组织过一次,当时戒子仅75人,第二次是1995年10月29日-11月21日在青城山常道观举行的,规模达到四百多戒子,第三次是2002年辽宁千山五龙宫举行的……。据了解,最近一次应该是在2018年在衡山道院组织的,这些传戒主要是讲《龙门心法》,行持戒律,检束身心,活动的内容、流程基本上都差不多。
时至今天,道教的地位怎么样,还有几个人信仰道教,估计道友们都有数。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如果站在道士的角度剖析理由会有很多,但是一定有人不会怨天尤人,怪自己修行不深。当年王常月就说:“为何大道不行,教门衰薄?大众,只因本教全真,不能度己,只要度人……只因自己不肯依教奉行,又要劝人依教奉行,谁肯信服呢?”
人很多时候就是这样,遇到问题了总会从别人、从社会上找原因、挑毛病,从来就不会从自己身上找找是不是有问题。道门中人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人,首先要做到度人先度已,正已后正人,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留着的,王常月就给我们做了个好表率。
无独有偶,在北方全真教转向持戒以后,南方的龙虎山道士娄近垣也完成了十二卷《黄箓科仪》的增删工作,二位高道均不愧高道之称,英雄所见略同。
经过王常月的努力,全真教的教风一改以前的清修为主的传统,逐渐改为持戒为要务,同时加强了对儒、释二教的思想的吸收和融合,重视心性修炼,调和出世和入世,不但使全真教重新引起了皇室的注意,同时弟子们广传戒律,各演教义,弄出来不少的分支,特别是在西南、西北、辽东、河南、山西等地均有不错的发展,其中不乏能力很强的。比如黄守正(虚堂)在苏州创立太微律院,吕守璞(云隐)在苏州创立冠山支派,陶守贞(靖庵)在湖州金盖山创立云巢支派等。
这位黄守中是印度人,号鸡足道者,经他融合龙门和密宗创立了云南鸡足山西竺心宗,与他有关的还有闵一得,后面还会讲到。
晚清时,着名的慈禧因种种原因和白云观关系密切,甚至还皈依学道,龙门派为此还专门在内宫成立了一个龙门霍山派,也收了不少弟子,还有个刘多生甚至被封了三品顶戴。
1680年(康熙十九年)王常月羽化,被加封为“抱一高士”,据说他生前还曾经被顺治赐过“国师”。龙门派这股中兴的势头虽然短暂,但不负后人的“龙门半天下”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