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内行人知道他这里实际上说的是龙虎丹法大成,所谓龙虎、阴阳、铅汞这些词本就是内丹方面的术语,能自由操纵龙虎就说明他内丹功夫大成了。
再算算时间,此时的张三丰已经85岁左右了。出关那天,张三丰仰望九天,星汉高远,回想这么多年辛苦求道终于成功,便兴奋地又写了一首诗:“洞里深藏太古春,心虚气静养元神。直寻世外千年蕴,不染人间半点尘……凡愚何处求丹法?此是吾家不二门。”
道法大成的张三丰不再受年龄限制了,好动的他又开始云游了,而且是“隐显遨游”,也就是说他这次出游是带着仙气的。当然,这次出游他还有一个想法,打算“天下有人能似我,愿拈丹诀尽传之”,收弟子,广传道法,这是大事。
期间为了追寻祖迹,张三丰又去了一次四川大邑县鹤鸣山。道友们应该还记得吧,想当年张道陵就是在这里修道的。张三丰在那里也停留过不短的一段时间,留下不少传说,至今还有他种下的柏树和留下的绝句:
道士来时石鹤鸣,
飞神天谷署长生。
只今两涧潺湲水,
助我龙吟虎啸声。
至顺三年(1332年),传说中说张三丰来到苏州,恰好江南大财主陆道源正过五十大寿。张三丰看这位大财主与道有缘,便和他好好谈了谈。二人经过这次富有传奇色彩的座谈后,陆道源便把家财分给了大管家沈万三和葛德昭二人,自己在澄湖畔修了座瑞云观,改名为宋静,在观里当住持过上了隐士生活。
陆道源不是重点,重点是沈万三,这是沈万三第一次遇到张三丰。
沈万三是何许人相信道友们都知道吧,在他得到家主赠送的财产后便回到了周庄,接下来就是大力发展海外国际贸易,很快就成为了全国首富。
几年后,张三丰突然想回家了,主要是想祭拜一次父母,于是在至正初年(1341年)回到懿州。
张三丰这次返乡史料记载很少,仅从他的诗中能分析出来,如《辽阳积翠村二首》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
手执长弓逐鸟飞,
是谁知是老翁归?
白杨墓上留诗句,
城郭人民半是非。
给父母扫过墓,张三丰又到大都访友,结果和积翠村里一样,“公卿故交死亡已尽矣”。想想也应该,他二十多岁时认识的或结交的人,现在都过去七十多年了,凡夫俗子哪能不死,于是便又是天南地北四处游了起来。
至正十九年(1359年),张三丰来到了金陵,再次遇到了沈万三,把丹法真功夫传给了他,这才是沈万三的机缘。
因为知道这位弟子有徙边之祸,临别前张三丰给沈万三留下首诗:
群雄扰扰尽征戡,
我与先生把道谈。
今日东南王气盛,
他年晤子到西南。
洪武初年,一百二十多岁高龄的张三丰再次来到武当山,也是动极思静了吧,便在玉虚宫前结庐为庵,住了下来。
张三丰的庵前有五株古松,这是他最喜欢的地方,每天都会在树下睡一觉。时间长了,就有人发现这里多了一个有点疯癫的老道士,天天不洗衣服不洗澡,慢慢的就以邋遢张呼之。
对了,上面不是讲张三丰总要改名吗,当听说别人叫他张邋遢或邋遢张以后还很高兴,说这个名字太好了,绝对算是千古独一份,谁也没用过的名字,于是也欣然接受了这个名字。
不过人们也发现了这个老道的不凡之处,上山灵活地像猿猴,大冬天也不怕冷,大雪天也能在雪地里睡觉,而且呼噜声闻数里,那叫一个响啊,附近的猛兽、凶禽都吓跑了。
渐渐地有人感觉他有点神奇,没准是个神仙,便忍着他身上的那股怪味来搭讪,不过却什么也问不出来。
当然,还是有识真人的人,不久邱玄靖便拜在了门下,随后,陆续收了孙碧云、周真德、杨善澄、刘古泉、卢秋云等人。其中,周真德、杨善澄、刘古泉、卢秋云这四位江湖上混了一个太和四仙的绰号。
张三丰在武当山住了不短的时间,当时邱元靖在五龙,卢秋云在南岩,刘古泉和杨善澄在紫霄,张三丰自己则住到了遇真宫,是他传播全真道的主要阶段。
也许有道友会问,金庸中的武当七侠呢,不也是张三丰的弟子吗?这七位还真的存在,也是凑巧遇到了张三丰,学了不少太极功夫,不过真正拜在张三丰门下的应该只有张松溪和张翠山二人,得到真传的也只有张松溪一人,并且他还开创了武当松溪派。
由于张松溪的原因,武当山的功夫开始盛行于江南,也有了北少林、南武当的说法。特别是朱棣从各地抽调大量的道士来到武当山搞援建开发以后,武当山的名气大了,张三丰的名气也更大了,因为这些人都尊张三丰为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