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卫家(2 / 2)

估计这卫三川也听不下去了,借着请大家进正厅喝茶的由头,打断了卫涵过分夸张的拍马屁。</P>

“好好好!卫老咱们去正厅。”夏正启语气和善。</P>

待众人都落座后,夏正启给德宝公公递了个眼色道:“卫老,朕记得您腿脚不好,尤其到了冬天就痛到不能下地,特意带了一点补品。”</P>

“朕还让太医院的院士配了几副泡脚的药,对您的足疾有好处。”</P>

德宝公公引着两个小太监上前,将补品和泡脚药都呈了上来。</P>

刚刚还在院中对夏正启溜须拍马的卫涵,此时眼圈竟然红了,眼中噙着泪:“老臣何德何能,竟得陛下如此关心。”</P>

“老臣愧不敢当啊!”</P>

说到末一句,双腿一弯,竟作势又要跪倒行礼。</P>

夏正启一把拉住卫涵的手,嘴角上扬:“有何不敢当,朕5岁初入学的时候,您还给朕开过萌呢。”</P>

“朕到现在都记得,当初如何握笔,如何研墨,如何坐,如何下笔,都是您手把手教的。”</P>

“朕当时最贪玩,不肯规规矩矩坐下来习字,您为此,还特意将太阳,白云,高山,小狗,小猫这些画成小画,在下面写上字词。”</P>

“虽然您只教了朕一年,可朕这一辈子也忘不了您的启蒙之恩。”</P>

卫涵听到这里,嘴角不受控制地微微抽动:“陛下,没想到您还记得……”</P>

“其实那都是老臣的份内事。”</P>

当年夏正启身为皇子时,卫涵正是翰林院大学士。</P>

因为他为人刚直,当时在翰林院受到排挤,所以给皇子开蒙的这种操心费力的苦差事,便落到了他的头上。</P>

“卫老啊,其实您辞官后,朕有时还有些想您呢。”夏正启嘴角弯弯。</P>

【沃趣,我今天可算是长见识了!】</P>

夏妙元自从听到夏正启给卫涵送礼物那段,就不可思议地瞪大了双眼。</P>

【没想到啊没想到,我皇帝爹爹可是真有一套啊!】</P>

【笼络人心的功夫,竟然如此炉火纯青,让人刻骨铭心。】</P>

【这给卫老头感动的,不行不行的。】</P>

夏正启:什么笼络人心,我那全都是发自内心的好不好啊。</P>

“哎呀呀,老臣辞官在家后,也想陛下呀。还时常跟三川打听,陛下最近气色如何呢。”卫涵满脸堆笑。</P>

“对了卫老,您在京中,就三川这一个儿子吗?”夏正启趁机把话题转移到卫三川身上。</P>

“对呀,老臣一共四个儿子,三川是长子。”卫涵捋着胡子,慢条斯理说道。</P>

“另外三个,有俩外放了,还有一个在老家务农呢。”</P>

夏正启神色淡然,语气温和:“那也不错,有一个大儿子在身边照顾着。”</P>

“女儿们呢?可都嫁在京城了?”</P>

卫涵一听女儿们这几个字,脸色忽地黑沉了,但一瞬后,又缓和起来。</P>

“老臣一共有三个女儿,大女儿、二女儿本来嫁在京城,但如今都跟着他们夫君在任上,都不在京城。”</P>

“只有小女儿……”说到这里,卫涵忽然语气艰难起来,几乎说不下去。</P>

卫三川赶忙开口解围:“陛下莫怪,臣的三妹,便是兵部尚书刘大人的夫人。”</P>

“可惜,4年前,她突然病故了。”</P>

“三妹年纪轻轻突然离世,家父受打击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