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王毕竟也是萧林部的首领,长相虽然粗犷些,可心思并不简单。</P>
刚刚夏正启说了主动出击,一统北疆的话之后,萧王就已经料到了夏正启的计划,于是故意提到萧林部兵力弱,等着夏正启主动提出支援。</P>
夏正启嘴角微翘:“岳父大人,小婿愿意支援,扶持萧林部成为北疆霸主。”</P>
说罢,夏正启上前一步,抓住萧王的手,紧紧握住。</P>
萧王朗声道:“好!若陛下助我萧林部完成宏图霸业,我萧铁罕必将率子孙世世代代效忠大夏,为大夏抵挡达达人的铁骑!”</P>
萧王的声音浑厚有力,直击人心,听得人热血沸腾。</P>
半个月后,经过几次会议讨论,具体的事宜说定。</P>
明熹帝下旨,命兵部尚书百里华为大元帅,二皇子为先锋将军,率大军二十万,前往北疆,襄助萧林部。</P>
夏妙元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萧家人和二皇子等,已经跟随大军开拔了。</P>
【皇帝爹爹现在越发长进了,做起事来竟如此雷厉风行。太让人敬佩了】</P>
皇后在一旁听着女儿在心里吐槽,捂嘴偷笑。</P>
……</P>
清明节一过,成群结队的学子长途跋涉赶赴京城。</P>
不出半月,京城的旅店已经客满为患。</P>
尤其是东城永平巷一带,街道上全是三五成群的学子。</P>
因为永平巷距离科举考试的考场比较近,而且又有很多不算太贵的旅店,赶考的学子大多喜欢住在这一带。</P>
两个月后,京城即将举行恩科。</P>
此次恩科考试,由吏部尚书闫文景任主考官。</P>
夏妙元捧着一本黄历,计算着日子。</P>
【这个时候,朱奇应该进京了吧?】</P>
【老天保佑啊,保佑朱奇顺利考试啊。】</P>
【最好高中,然后得个一官半职,留在朝廷。】</P>
在书中,朱奇是经商奇才,是个一等一的赚钱好手。</P>
若是能招揽进朝廷,会给大夏带来巨大的财富,一直紧张的国库,也许会发生巨大改变。</P>
可,倘若还像书中那样,朱奇落榜,在京城单打独斗,然后被梁朝宗盯上,那么好好的一个经商奇才,便会殒命。</P>
夏妙元胡思乱想着,忽然,又想起了韩清波。</P>
【对了,还有韩清波,上次和皇后娘亲出门,救回来的那个才子。他今年也会参加科举的吧?】</P>
【不知道他能不能顺利考中啊。希望他这一世可千万不要碰到梁朝宗啊。】</P>
夏妙元想来想去直犯愁。</P>
在书中,韩清波与梁朝宗有着深厚的缘分。</P>
韩清波逃出村子之后,饿晕在路边,是梁朝宗路过,救下了他。</P>
梁朝宗见他颇有学识,且对时局朝政颇有建树,心知他并非池中之物,便对他慷慨解囊,尽心照顾。</P>
韩清波出于感恩的心态,自愿放弃科举之路,甘愿留在梁朝宗身边做一名谋士。</P>
后来,正是有了韩清波在旁谋划,梁朝宗成功复国。</P>
夏妙元很担心,书中这种特殊的缘分,在这一世还会延续,担心韩清波再次遇见梁朝宗,被其拐跑。</P>
到时候,韩清波不但不能为大夏朝廷所用,反而会成为刺向大夏的一把利刃。</P>
【不行,不行,坐在宫里想,就算是想破了脑袋,也没有任何用。倒不如亲自去看看。】</P>
想到这里,夏妙元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由头。</P>
“母后,妙儿想做一件善事!”</P>
夏妙元跑到皇后跟前,奶声奶气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