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三观震碎!登州“水”师(1 / 2)

李建安彻底被震惊了!</P>

一首歌谣在他脑中回荡;</P>

面子药!木头炮!一打一笑真热闹!</P>

大头兵!别吃饱!破战袄里塞乱草!</P>

短短两句歌谣,唱尽了北方士兵的悲苦与苍凉!</P>

先说第一句;面子药,木头炮,一打一笑真热闹!</P>

面子药是火药的一种。</P>

火药分两种,粉末状的面子药,还有颗粒状的豆子药。</P>

豆子药的成分和面子药差不多,只是加工起来多了几道工序。</P>

把火药加工成颗粒状,火药爆炸时威力更大,还不容易炸膛。</P>

不过因为成本高,大明大部分军队用的还是面子药。</P>

然而,歌谣里说的面子药,并非是指普通的面子药,而是一种掺杂了土面子,纯度更低的劣质火药!</P>

这种火药的出现,最早是因为弄虚作假,官员贪污。后来出现的更多,是为了专门配合木头炮!</P>

因为木头炮不能用真火药,真火药直接炸膛,那还玩个屁啊!</P>

木头炮的出现,最早也是因为贪污。</P>

火炮的造价极其昂贵,如果算上报废等综合成本,一门小炮就要几百两,千斤以上的大炮更贵,少说一千多两,多说就是几千两!</P>

用一门木头炮冒充铁炮铜炮,简直就是暴利!</P>

到了天启年间,木头炮的大量出现跟贪污关系就不大了,主要是一种战术。</P>

西北兵乱,女真入关,北方大地战火连年!</P>

许多没有驻军的小地方,害怕敌人攻打,都会造几门木头炮摆在城墙上。</P>

这样敌人一看有大炮,觉得城里有驻军,就不敢随便攻打了。</P>

木头炮的成本从几两到几十两不等,好的“手艺人”通过雕刻、刷漆、镀铜、包铁、做旧等几道工序,完全能够做到以假乱真。</P>

如果不是亲自去敲几下,在城墙下面根本看不出来。</P>

从天启年间开始,这股“浮夸风”愈演愈烈,从民间扩散到官府,从地方扩散到军队,从陆地扩散到海面。</P>

如今海面上也不太平,很多商船怕海盗袭击,都会布置大量木头炮。</P>

木头炮成本低,不压船,成为商船的首选。</P>

李建安摸着木头炮,感到心惊胆颤,震撼不已!</P>

登州水师啊!这可是大明朝的海防重镇!</P>

无论是对鞑虏,还是对倭寇,登州都是当仁不让的前线啊!</P>

可以说,除了皮岛,登州就是大明朝的海防屏障!</P>

仅次于皮岛的水师,竟然是木头炮!简直震碎了李建安的三观!</P>

李建安四下寻望,发现左右战船上,一多半火炮都盖着苫布!</P>

简直不可思议!竟然有一多半火炮,都是木头炮!</P>

哈哈哈,陈洪范和陈洪江已经走过来。</P>

陈洪范笑了;“贤弟,你惊讶个啥!现在的海面上,谁还没几门木头炮,真真假假的,相互吓唬呗。”</P>

李建安还在惊恐恍惚中,茫然点了点头,喃喃说道;“难怪,难怪,难怪你这么多大炮。”</P>

哈哈哈,陈洪范没羞没臊地笑了。</P>

陈洪江笑道;“李大人,我听兄长说,你那边有不少斑鸠铳,威力很大。”</P>

李建安尴尬笑了;“还行吧,凑合用吧。”</P>

“那你们用什么药?”陈洪江问。</P>

李建安道;“我用豆子药,最好的小豆药。”</P>

陈洪范吃惊了;“哎呀!怪不得贤弟的斑鸠铳那么横!还是贤弟你家大业大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