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轰动京城!万头大“京观”(1 / 2)

今天阳光明媚,文武百官和崇祯有说有笑,欢声笑语。</P>

大明朝有救了!否极泰来,怎能不让人心情舒畅!</P>

御驾出来大明门,街道两边的百姓们都惊了,怎么没有消息忽然就出来了?</P>

有些没见过崇祯的百姓们围在两边,被侍卫们控场在外围。</P>

不一会,探马回来了,洪承畴几位军门听说崇祯迎出来了,正在快马加鞭跑过来,现在应该进城门了。</P>

崇祯大喜,趁着还有一会,坐下来阅读捷报。</P>

捷报只有一份,百官们只好等着。</P>

哈哈哈,崇祯边看边笑,非常兴奋。</P>

哈哈哈,百官们跟着尬笑。</P>

片刻,崇祯合上捷报,交给陈新甲,看向文武百官。</P>

崇祯笑道;“济南大捷,你们猜谁是首功?”</P>

杨嗣昌笑道;“莫不是勇武伯李建安?”</P>

“不错,正是此君!”崇祯笑道。</P>

文武百官连连惊叹,这个李建安,屡建奇功啊!</P>

崇祯笑道;“斩杀岳托贼首的,正是李建安。诸公以为,这次该如何封赏他?”</P>

杨嗣昌笑道;“这样的青史大功,封个侯爵,不为过吧?”</P>

崇祯点了点头,笑道;“那是接着封流爵,还是封个世爵?”</P>

文武百官大惊失色,难道要出世侯了吗?</P>

明朝已经百余年没出世侯了!</P>

所谓流爵,就是只封这一世,人死了就算了。</P>

世爵是可以传宗接代的,世世代代享受朝廷的优待。</P>

流爵的诰券是锦缎的,世爵的诰券是金属的,可以传世。</P>

一般来说,流爵的名字取意,比如“勇武伯”“智忠伯”</P>

世爵一般取地名,你是哪里的爵位,一般由地方供养福利。</P>

文武百官正在惊羡,正前方大路出现混乱,人群纷纷向两边让开。</P>

一行车马队伍在侍卫们护送下,奔着大明门过来。</P>

洪承畴几位军门看见御驾,急忙下马,由中官引领着,穿越侍卫们的层层封锁,来到崇祯这边。</P>

崇祯站起身来,寻望着后面的马车。</P>

后面一排排的大马车,一个个高高隆起的车斗,看来军功少不了!</P>

斩首过万,首级至少要一万以上!</P>

洪承畴率领几十人到了近前,侍卫们想让将领们下刀。</P>

崇祯大喝;“胡闹!都给我让开!让功臣良将都过来!”</P>

侍卫们急忙放过来。</P>

洪承畴率领文武几十人,来到崇祯面前跪倒一片,呼喊万岁。</P>

崇祯走过去,拉起洪承畴;“洪督辛苦了!辛苦了!”</P>

接下来,崇祯拉起颜世祖和杨文岳,笑道;“两位抚台也辛苦了!大伙都起来吧。”</P>

孙传庭和文臣武将一块起身。</P>

这时候,跟来的马车已经停摆在广场上,足有四五十辆。</P>

崇祯问颜世祖;“这些都是鞑子的首级吗?”</P>

颜世祖笑道;“吾皇圣明,还有几车是军旗腰牌等物。”</P>

崇祯点了点头,笑开了花。</P>

其实洪承畴和孙传庭也有很多流寇斩首,不过没有拉到京城来,都是就地掩埋。</P>

这里面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流寇距离远,拉来不方便,三秦军本来就穷,哪有多余车马弄这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