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化工之基(2 / 2)

演变战役 力量焊接 615 字 10个月前

它的生产规模和产量受缸的材料、大小的限制,产出比上场任务末期的工厂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但,“传统”制法所需的工厂设备建材对尚处于起家阶段的陆大古构成困难,且从建厂到生产需要一两年,而采用缸塔法只需要一个月,设备来源范围广,就地取材,不受限制,建设快投产快。

这些优点足以盖过它的小瑕疵。

当然,这里面最大的优点在于设备来源广。

那些临安商户挠破头也不会想到陆大古成批购入陶瓷大缸是为了搞出能把他们上面那些人送上天的东西。

谁会怀疑一个没读过圣贤书、只会舞刀弄棒、作为上等人钱袋子存在的文盲私盐贩子能造出他们闻所未闻的火器装置呢?

总而言之,获取材料不难,他从进入本历史线到领兵北上也有大半年,就准备来说,绝对是足够了。

然后,他所组建的设备构成是:

【风箱】-作为鼓风机使用;使硫磺更充分地燃烧。

【气包】-储存气体,由一个大缸和加水底座构成;作为简陋的缸体气压测量装置存在。

【硫磺燃箱】-一个三角形铁箱;工人需使硫磺在其中燃烧生成S2。

【立缸】-一个缸口盖上一个大盆,用泥密封的大陶缸;用于清除尘土和硫磺杂质,均匀混合空气与S2。

【二氧化氮发生器】-一个铁罐子,以导管与立缸相通,在罐内加入KN3和KH2S4,也可直接使用硝酸,加热后即有N2气体流出。

这里可以准备两个发生器交替使用,使N2气体的供应不断。

【脱硝塔】(塔一)-由内部装填碎瓷的数个大瓷缸对口连接堆放而成;它可以使S2和含硝硫酸反应,一部分转化为S3,生成硫酸,其余经脱硝塔进入反应室,由塔三产生的酸再加入脱硝塔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