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着干着停下来缓缓能保证体力充沛地工作一整天,埋头死命地狠干顶天了一个时辰多点就不行了,到头来耕作的土地面积反而远不如“忙里偷闲”的前者。
念及年复一年,更加富饶的家乡,那风中成片起伏的麦浪,青年仰起头快活地哼唱:
“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
“为酒为醴,烝畀祖妣。”
“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丰收年谷物车载斗量,谷场边有高耸的粮仓,万亿斛粮食好好储藏,酿成美酒在祖先的灵前献上,各种祭典隆重举行,洪福降下赐给所有人。
接着有伙伴清了清嗓子,唱道: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又几个跟着起哄唱起来: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
““十里荷~塘——嗬十里果~香!——””
他们边唱边干,手上多了几分力气。
这样的歌谣在民间的传唱度还在升高,它以悠扬简朴,容易记忆的曲调为人们所喜爱,在那些投稿登报的文人口中,这类歌谣被统称为【白话歌】,被视为白话文运动的一部分———汉王陆古提出,现行的文章(文言文),本质上是古人的口语摘要,和受限于文字载体的精简记录,但随着时间推移,文章和口语越离越远,纸张既多,更应该顺应变化,修改文体,不须古典之语,以“切实明透,使人一目了然”为总纲,再开一系属于平民大众的文学,让凡是识字的人,都能看得懂。
在此基础上,陆大古直接借用了后世的八大主张:
一曰:需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三曰:需讲求文法;四曰:不无病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如是,加上大古组织人手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