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把他打出去!【求订阅】(2 / 2)

人生1984 拾寒阶 3104 字 12个月前

而且成本价格必须控制下来。

之前在试验室里,只是小打小闹,就算能成功,说不定也是偶然,或者说是因为苛刻的条件、环境,才能成功。

只有放到工厂里去量产,才能真正知道这款产品是不是能投放市场。

李云海当即联系了林小凤,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交给她做。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申请注册不含金属离子的硅络合物电荷调节剂全球专利权。

专利权是一种地域性的权利,也就是说,它只在授予专利的国家或地区有效。这意味着,如果你在我国申请并获得了一项专利,那么这项专利只在我国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一家米国公司在米国使用或销售了你的专利产品,你并不能直接根据你在我国的专利权来起诉他们。如果你希望在其他国家或地区也有专利保护,那么你需要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申请和获得专利。

例如,如果你希望你的发明在米国也有保护,那么你需要在米国专利和商标局,也就是uspto申请专利。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公司和发明人会选择使用国际专利合作条约,也就是pct进行申请。

pct申请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冻结”你的发明,在这个时间内你可以决定在哪些国家或地区申请专利。

然而,最后还是需要在每一个国家或地区完成专利的审查和授予过程。总的来说,如果你希望你的发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保护,那么你需要在各个国家或地区分别申请和获得专利。

专利权的申请,需要提前做好布局。

你的产品将来要到哪些国家和地区进行销售,就要先到那个国家或地区注册专利。

注册专利,是需要缴纳一定费用的。每个国家和地区的费用都不一样。

因为林小凤是海归人员,她在国外有人脉,本身也懂国外的法律外规,外语更是流畅异常,把这件事情拜托她去做,可以说得其所哉。

此外就是尽快进行cca的量产。

只有cca量产了,四海耗材厂才能正式开工生产。

生产cca的各种化学设备、反应罐、合成罐,以及化工原材料,这些在国内都可以采购到。

这种设备国内都可以生产,也可以订制。

被东洋卡脖子的,是cca的配方专利,而不是生产线。

林小凤得知cca被研究出来,很是惊叹,说这也太厉害了吧

她问李云海,投入了多少钱进去

李云海说数以千万计!

林小凤感叹之余,也只有佩服李云海的份。

就算李云海以后能靠这个赚到大钱,也是他应该得到的。

在94年,林小凤从国外回来,手握重金的她,却没敢投资这个项目!

最终还是靠李云海一个人扛下了所有,独资完成了cca的研制。

他不发财谁发财

林小凤说注册专利是当务之急,这么做可以有效防止配方外泄。

李云海和她兵分两路。

林小凤负责注册专利。

李云海则负责生产出第一批cca。

化工生产中,最重要的并不是生产设备,而是污水降解和处理设备。

一种电荷调节剂,以及专用着色剂,生产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高浓废水调节池、电脉冲处理池、电脉冲处理池和曝气反应池、调节池和微电解池、微电解池和反应气浮池、厌氧反应池等等设备。

李云海发展工业生产,不能罔顾环境的污染,那就违背了他的初衷。

哪怕成本会高一些,初期投入会多一点,他也会把废水处理好。

购买机器,又需要投入一大笔资金。

李云海在四海商店赚到的几千万,全部投资到了几项产业中来。

投资四千万的天华大厦,还远远没有竣工,也就没有产出。

四海耗材厂和科研,先后也投资了两千多万,现在还只有一个厂房架子。

唯一产生了盈利的就是四海电脑学校。

前前后后算起来,李云海已经赚到了七千多万的资金,但都投资出去了。

这些投资,能不能给他带来暴利呢

李云海暂时没有想这么多。

他想到了就要做!

既然决定了在办公设备、文印产业深耕下去,那基础就一定要打牢固了,不然肯定走不远。

且说当天下午,李云海回到店里,带着林芝和妹妹到外面吃饭,又带着妹妹逛了逛西州的大商场、夜市街。

李云海要让妹妹开拓眼界,增长见闻。

他问妹妹想买什么

李云芳笑着说什么也不缺。

这个大妹,一直以来都是极为懂事的,她是舍不得花大哥的钱。

李云芳在西州玩了两天,因为高中开学比较早,大年初八这天便回家去了。

李云海安排庄勇送妹妹回家。

同一天,四海学校和四海商店开工营业。

李云海给每个员工都发了开业红包。

他的重心则放在cca生产上。

厂房已经修好了。

李云海采购了机器设备进行安排、调试。

到三月初,试验中的第一批cca下线,同时进行了第一批碳粉的生产实验。

让李云海大为振奋的是,cca真的成功了!

四海耗材厂生产出来的cca和碳粉,完全可以和东洋产品进行抗衡。

李云海在西州投产cca和碳粉等耗材生产工厂,此事虽然很低调的在进行,但纸里是包不住火的。

对有心的同行来说,他们很容易就能打听到你的动向。

特别是东洋的秋野千里,这小子一直在西州附近活动,肯定是听到了风声,知道李云海在研制cca。

只不过秋野千里并不知道李云海的研究团队放在哪里,也不知道进展如何。

当李云海从家乡招聘了三百名工人,准备进行培训投产时,秋野千里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线报,再次找上门来。

李云海对这个人毫无好感,上次在岳州,要不是怕影响大局,他能下狠手把这个人渣当场打死,抛尸洞庭湖喂鱼。

没想到,这家伙死性不改,脸皮极厚,还敢找到四海耗材厂来!

这天,李云海在厂里,对从家乡招来的三百个工人进行培训讲话。

三百个工人,都来自梅山农村,他们的学历最高只有高中,最低的只有小学。

李云海把这批人进行了分工,分别分配到各个生产车间,根据学历、性别的不同,分配不同的工种。

就在他讲话的时候,秋野千里来了。

工厂的几个保卫人员,也是从村里招来的,普通话带着浓重的梅山乡音。

他们也不知道秋野千里是东洋人,听说是要找厂长的,便直接带到了李云海面前。

李云海一看来人是秋野千里,不由得冷笑一声,俊眉微扬:“你们来做什么”

秋野千里一脸我们是好朋友的姨母笑,哈哈说道:“李先生,我们又见面了!我知道这家工厂是你开的。我特意上门来推销我们的cca。我之前对你说过的优惠,现在一样有效。你们要生产耗材,肯定离不开cca。抛开我们之间的恩怨不谈,难道我们之间就不能有正常的合作吗就像你我两国之间的关系一样,可以搁置争议,谋求合作嘛!”

李云海指了指他,沉着脸吩咐保卫:“把他们打出去!”

保卫一脸的茫然,他们来这里工作之前,都是老实巴交的乡下农民,还不能做到令行禁止,说打就打。

秋野千里脸色一变,说道:“李先生,你这么做,可不是待客之道!你就不害怕,我们东洋对你进行技术封锁吗cca只有我们东洋公司能生产,我可以联系其他公司,不卖给你cca!让你这家工厂死了死了的!”

第一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