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不是!”蓝玉辩解,“大哥你是了解我的,我再疼爱雄英,我也不会下作到去对一个三岁的孩子动手,是他们陷害我。”</P>
“可是劫杀皇孙的,是你的义子和亲兵。这个事情解释不通了,但是我相信你,也一定会保下你。”</P>
“希望你没有骗我。”李星寒转身出了国公府。</P>
“大哥,我蓝玉一生从未对你说过谎话!”</P>
“知道了。”</P>
走出府门,李星寒来到劳狄面前:“现在起,将梁国公保护起来,谁人不得探视,没有我的命令,擅闯拿人者,杀无赦。”</P>
“是,大哥。”李星寒走后,劳狄吩咐手下将门口守好,自己长刀入鞘,来到了蓝玉面前。</P>
“推个手吧,像当初一样。”</P>
“好。”</P>
再次回到宫中,却看到了满地的狼藉,李星寒自知理亏,跪在了朱元璋的面前:“大哥,蓝玉说刺杀皇孙一案,非他所为,定然是有人陷害他,而且我也相信他不会干出如此下作之事。”</P>
朱元璋脸色铁青没有说话,朱标站在一旁面色尴尬,他自己作为太子,知道蓝玉动用手中的人脉下场所为何事,这场党争父子俩也都知道,可是并未伤及朝廷根骨,而是想左右太孙的身份,父子两人也确实没法对众臣下手。</P>
若是想要造反,那都好说,无非就是杀杀杀,可偏偏却是因为这个......</P>
都是皇家血胤,立储立嫡之争,自古有之,就连那秦皇也不能避免,又何况他朱元璋呢。</P>
一本奏折摔在李星寒面前,朱元璋平静道:“这上面,记载着中书省和监察院参蓝玉的一十六条罪状,从他的那帮好义子涉及空印案,到他私取元廷器物,再到他率兵攻打自家城池,纵兵羞辱败军家眷。一桩桩一件件,你看看是否属实。”</P>
“不必看了,属实。”</P>
“这都不是死罪,朕都能包容他,毕竟是开国的老臣,开平王的小舅子,标儿的舅父,雄英的舅公!可他不该刺杀皇族,这是大罪,弥天大罪!朕不能留他,不管于公于私,都不能留了,正好借着蓝玉这颗人头,给那些想对皇孙伸手的人,敲敲警钟。”</P>
“可这事情并非蓝玉所为。”李星寒知道朱元璋是相信的,可是事情被推到这个地步,只能这么做,斩去蓝玉的头,维护皇家的尊严。</P>
若是留下了蓝玉的命,将来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对着皇家伸手了。</P>
“大哥!”</P>
“住口!我让你不要出宫,就怕是出现如此的问题,可是你违背了朕,就为了一个小小的蓝玉!我告诉你,若是动手的人是吕家,朕也会杀了他们,可惜不是。”</P>
“人证物证奏折都在这,假的,也得做成真的了。”</P>
“可那不就顺了他们的意!”</P>
“顺就顺吧,反正以后他们也不敢了,而且你能拿出什么证明这是吕家自己策划的?”</P>
李星寒一咬牙:“大哥,我求你放过他,你可以剥夺他的兵权,爵位,流放他,或者让他北伐,死在战场上,就是不要如此杀了他,太憋屈了。”</P>
“这个你不用管,你管好你自己的锦衣卫就行。”朱元璋挥手示意李星寒退下:“不必再劝了,朕意已决。”</P>
“大哥!”</P>
“放肆!叫朕陛下!”</P>
孙儿遇袭远比不上李星寒违抗自己带来的愤怒,何况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违抗自己的意愿想要保住蓝玉。</P>
一时间朱元璋下了个决定,将违抗自己的李星寒赶出京师。</P>
“标儿,拟定圣旨,岐王李星寒,即刻带家眷就藩,非朕旨意不得入京,将锦衣卫指挥使之位交于劳狄。”</P>
“滚吧。”</P>
朱元璋低着头摆了摆手,李星寒红着眼睛叩恩后离开皇宫,亲自将王府摘下牌匾,将地契交给小满,让小满和宋文远搬回来,自己则是一刻不停的带着儿女离开了京师。</P>
马车之上,三女轮番安慰着李星寒,而李星寒却是满不在意:“无所谓了,大哥说什么是什么吧,而且俸禄,王位都在,王府也没回收,我交给小满也放心,带着你们过几天舒服日子不好吗?”</P>
“对了,临走之前,标儿还过来告诉我大哥准我募六万私兵,你听听,这是个就藩的藩王应该有的待遇吗,他就是生气,我不记恨的。”</P>
“五万,已经是大哥给棣儿他们的极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