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慢了不行啊(1 / 2)

回档1986 张丽老师 2250 字 9个月前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身在美丽贱的黄春蕾于郝刚有大用,那么在国内郝刚只能鞍前马后地给张恩树服务。

人与人的感情就是这么一点点的交换的,郝刚一直为张恩树着想,张恩树也一直把郝刚当做子侄看待,互相之间的明刀暗枪的语言交锋其实都隐含着一种浓浓的关怀。

“郝刚啊,士林饲料确实是帮了海川老百姓的大忙了,下半年的养猪高潮会超出我们的想象,你真的能应付得了哦。”

张恩树坐在翠屏山的山巅,透过稀疏的几株树木可以看到山脚下翠屏村里热火朝天的建筑场面,家家户户都在盖猪圈。

“张叔,高潮有多高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即使所有海川人都来养猪也不怕,我吃得下。”

张恩树看着郝刚:“我不知道你有什么底气,但这是险棋。如果按部就班地发展,我们海川和你的士林集团会一步一个脚印安安稳稳地成为最后的赢家。可是现在这么大跃进式的发展,容不得你有一点点闪失,一旦有点风波,那就是灭顶之灾啊。我其实不想把海川的老百姓绑在你的战车上。”

张恩树不仅是郝刚的张叔,更是海川的干部,他的话很公允,很负责任。

郝刚把手中啃了一半的螃蟹放到桌布上,也看向忙忙碌碌的翠屏村:“张叔,安稳不了啊,我们安稳了这一步,就赶不上下一步啊。”

张恩树一直不明白郝刚为什么那么急躁,他觉得慢一点对郝刚、对士林集团可能会更好。

郝刚不这样想,刚重生回来那阵子,没看到机会也就罢了,但现在机会一点点出现在眼前,他可不想按部就班慢慢发展。

重生回来,把原来的日子再过一遍,有什么意思?

美丽贱的股灾就在眼前,不捞一把郝刚心有不甘。

联盟的解体就在眼前,不捞一把郝刚心有不甘。

大鼻子们对华夏的各种打脸就在眼前,想到被大鼻子一下一下扇得啪啪响的脸,郝刚心有不甘。

慢了不行啊,可有些心事、有些话不能对张恩树说的。

“干爸,士林集团的事你给张叔说说吧。”

郝刚把话头递给了叶金,自己去给李光华帮忙了。

“张市长,你不要担心,士林集团其实都有准备。”叶金会意,给张恩树汇报了士林集团的一些安排。

“火腿肠生产线其实已经到位,从安装到生产也就脚前脚后的事,这条生产线足够解决海川养殖户所有的麻烦。”

“联盟那边对副食品的需求很大,波波夫和老罗正在发展那边的关系。打通贸易线之后,联盟对于海川就是金山银山,但这座山挖不了几年,所以慢不得。”

叶金也不清楚郝刚告诉他的“挖不了几年”是什么意思,直觉上理解是当海川在联盟发财后会有大批跟风者来分润,并不知道联盟会解体才是郝刚慢不得的真正原因。

叶金笑了笑:“海川现在正摩拳擦掌准备从联盟那边挖金山,一旦挖到了,你也许就不再需要关心养猪这事了。”

国内传统,一旦试点可行,先进经验是要推广的。

海川富起来后经验怎么推广,当然是把在海川富起来过程中起到作用的干部交流到需要的地方使用。

叶金的意思是很明显的,海川的发展会让张恩树继续高升,这是责任,也是机会。

外面传出的风声不是空穴来风,海川一旦真的像郝刚说的那样在未来几年高歌猛进,现在的海川干部到时候还能留下几个真的不好说。

这对于士林集团是好事,无论张恩树、钱士元这些人走到哪里,都还会是士林集团的忠实拥趸。

有他们的信任和支持,郝刚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海川毋庸置疑会发展很好,但海川太小了,郝刚是希望整个华夏都很好的。

吃着螃蟹扯着淡,偷得浮生半日闲,叶金几人抛却了身份的烦恼,现在无比悠闲。

吃饱喝足的郝刚像个刚成年的小动物跃跃欲试地想向叶金挑战:“干爸,闲着也是闲着,你不在干妈面前露两手啊。”

叶金和郝刚的相识很久了,但郝刚对叶金的身手只是耳闻还从未目睹过。

老家伙抗不抗揍,郝刚想试试。

叶金笑笑:“你要是不怕挨揍,就过来试试。”

郝刚一路走来,遇到梁老师、遇到老荣军、遇到老霍、也遇到牛汣,可以说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习武人,看到过高手,也见过凑数的,交过手,也挨过揍。

练武之人想进步哪能不挨揍,郝刚收拾了一下就凑上前去。

叶金笑笑:“今天就让你知道什么叫生姜还是老的辣。”

郝刚也笑笑:“今天就让你知道什么叫初生牛犊不怕虎。”

张恩树往后面躲了躲,咱是文人,不和你这些粗鄙武夫混在一起。

李光华有点担心看着两人,张恩树笑着对李光华说:“李局长,不要担心,他们都有分寸的。”

说话间,两人已经打做了一团。

天气太热了,亏得这两人有闲心在大太阳下跳来蹦去,当郝刚被叶金扔出去的时候,两人都已是大汗淋漓了。

叶金擦擦汗:“有进步!”

郝刚一边揉着胳膊,一边朝李光华诉苦:“干妈,干爸他不讲究。”

郝刚不是沈大侠,一力降十会在叶金身上体现得很明显,郝刚吃亏了。

李光华拉过郝刚的胳膊看了看,朝叶金甩了个白眼,这爷俩打架也太狠了。

山风送爽,日斜西天,下山路上,张恩树自然和郝刚走在一起,叶金和李光华两人甜甜蜜蜜地跟在后边。

“郝刚,如果,我是说如果,我要是调离海川,你觉得我去哪里合适?”

张恩树看来一直在考虑叶金刚才说的可能性,没有上进心的干部一定不会是好干部。

郝刚想了想:“武城。”

郝刚认真给张恩树分析:“海川的发展模式有一定的机遇和巧合在里面,换个地方不一定行得通。你想有一番成就,就必须脱离海川的发展模式。”

“行不通?为什么?”

张恩树很不理解,如果要走,肯定是上级要把海川的发展经验向其他地方推广,如果海川模式不能推广,那走了还有什么意义。

“其他地方没有第二个士林集团,现在海川的发展几乎都是建立在士林集团的基础上。没有士林集团的大力支持,海川近乎一半的产业都还在破产的边缘上徘徊。”

张恩树点点头,确实是这样,不管是正风光的酒厂、橡胶厂、鞋厂,还是即将兴起的拖拉机厂、饲料厂都和士林集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本身就是士林集团的一部分。

离开了士林集团,海川的工业和养殖业几乎要塌掉了一半。

像士林集团这样能帮助地方经济发展并且和地方关联如此深的企业,换个地方真的不可能再出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