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由于牛泗的原因,她代表着半个部队呢。
演唱会的事由王金花操心,牛汣如果能回来,王金花压力要小不少,就是不知道日本那边处理妥当了没有。
小那一个人实在太单薄了,相泽那一家子也不知道多久能进入状态。
郝刚也可以抽时间帮王金花参谋一下,毕竟见过了很多大场面,现在随便拿点意见出来都可以说是惊艳之作。
对于郝刚,士林集团的高层已经麻木了,不管这小子搞出来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惊喜可以,惊诧就不必了。
谈完了郝刚要研究的事,李二少把公文包打开,拿出了一摞文件,都是关于海川规划方面的。
“经过我们的研究和论证,在规划方案里,海川是作为区域性核心城市来定位的。”
李二少摊开规划草图,指着密密麻麻的线条解说。
郝刚和叶金几个人凑近了图纸,仔细地审阅着。
“初步规划,海川将是一个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达到80平方公里。远景规划中,海川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5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80平方公里以内。”
几个人听着李佳杰的介绍都没有发言,百万常住人口,像李光华和黄春蕾她们都没什么概念,头脑中能有的想法就是很多很多。
李佳杰继续介绍:“海川的开发区将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现有的开发区将来远远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所以我们在海川四周规划出了一系列行业性很强的发展区。”
郝刚在图纸上找着,找到了海川机械产业区、电子产业区、汽车产业区、高科技概念区等小块块。
“我们在规划中体现了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将来海川自己的产业区外移,四周城市的产业区向海川靠拢,数十年后,以海川为核心将会形成一片在华夏举足轻重的经济带。”
郝刚点点头,这个规划正是他希望的,上一世的长三角、珠三角就是这么搞的,直到他身败名裂,这几个地方还是华夏最富裕的地方。
“现在的开发区呢?”叶金问道。
远景是美好的,但落实到眼前,重心还是现在的开发区要通过阶段验收。
“现在的开发区入驻企业有几十家,从规模上看不小了,毕竟全国也没几家,像海川这种自己搭框架发展的更是仅此一例。无论是产业布局还是经济效益都不是问题,所以通过验收不是负担。”
李二少很自负,论对开发区的了解,现场几个人没有超过他的,到了海川后,他几乎都是泡在开发区里。
他翻开另一幅图纸,是关于现在开发区建设的。
“以十年为一个周期,开发区内的企业都将逐步进入产品线更新阶段,到时候所有企业都将逐步外迁,现有的地盘就作为城市的副中心,一些可以迁移的部门和单位都将进入这个区域。”
“我们在规划时提出了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的理念,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都符合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要求。所以,现在开发区的建设按园林式规划,这样企业搬迁后,就不需要大规模调整了,省得二次投入。”
郝刚看了一下,除了现有的生产区,其余地块真的是按照生活区布局的,不管是绿化还是基础设施都很完善。
十年后,当单位和住宅替换生产区后,海川人直接就可以享受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的环境了。
这个方案应该能对将来去海南的那个人的心思。
“他们怎么看?”郝刚问道。
尽管没说是谁,但李二少明白他的意思。
“樊市长他们都很满意,但新来的书记有意见。”
“哦?他怎么说。”郝刚抬起头问道。
“好高骛远,劳民伤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