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之后,海川三巨头和士林集团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
士林房地产不仅基本上确保了海川近期的住房建设生意落袋为安,顺带着还把海川建筑资源收到了囊中。
海川方面出人、出地,士林房地产出钱、出点子,职工住房继续建,不让职工有盼头,哪来的精力去拼命干活挣钱。
老百姓是很喜欢攀比的,本来大家都住着穷家破院觉不到什么,可现在邻居家马上住进新楼房了,这心里就不一样了。
职工中买房、建房的呼吁声现在是甚嚣尘上,李二少整天笑得合不拢嘴,闹点好啊,闹的人都是士林房地产潜在客源。
人才公寓必须开始规划,这个词还是袁增可提出来的,特色很明显,直接点出了住进去的人身份,光这个名字就有吸引力。
现阶段的专家和人才还是褒义词,含金量还是很重的。
光华职业技术学校紧锣密鼓地加急建设,海川眼下急需的人手都放在第一批培训计划中,以后的目标就冲着海川第一所高校发展。
袁增可可不管这学校是谁的,他只知道在海川的地盘上,就得为海川服务、做贡献。
好在郝刚也没有吃独食的心理,大家在发展海川的目标上是一致的,袁增可的要求也符合光华职业技术学校的理念。
都是为了海川好,很多话就好说了,无论谁适当放弃点利益,也说不清是谁更占便宜。
袁增可现在摸清了士林集团的底线,也得到了士林集团的承诺,放开了对士林集团的戒备心理,可以说是进一步整合了海川的发展力量,当然也非常满意。
总之,大家有分歧,也有争议,但总体上来看,这次会谈的结果还是皆大欢喜的。
茶余饭后,袁增可没让郝刚和李佳杰马上离开,似乎还没说过瘾的样子,拉着几人又讨论了一下提升海川社会影响力和公众美誉度问题。
这倒让郝刚对袁增可很是高看了一眼,能想到提升海川的公众形象,这本身就是有能力和眼界高的体现,一般的领导可能还局限在刷刷墙、种种树上面呢。
提到这个,郝刚的话就多了。
郝刚直接提出:“年龄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要素,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新思维是影响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海川要把自己包装成年轻、充满活力的城市,努力吸引大批年轻人来海川。”
袁增可没好气地说:“你直接说我们几个老家伙没用就是了。”
郝刚笑着说:“领导,你可别误会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冲锋陷阵的都是年轻人,坐镇指挥的那还要看老头子。”
这个马屁拍得袁增可很舒服:“郝刚还是不错的,很有见识。”
李佳杰识趣地陪着笑:“提到年轻人,要是把两岸三地祝团圆演唱会拉到海川来搞,效果肯定好。”
“什么演唱会?”吴以仁问道。
他原先一直从事意识形态工作,对这些东西很敏感。
“两岸三地祝团圆演唱会。把内地、香江和宝岛三个地方知名歌手和艺人组织起来,以血脉同源、枝叶同根为主题,搞个带有一定色彩的文艺活动,为目前的两岸形势吹风造势。”
李佳杰仔细解释给几人听。
“这个好,这个影响力很大的。”吴以仁立刻断言。
郝刚摇摇头:“这是大事,上边不会同意放到海川搞的,海川太小了。”
“这对海川的形象有好处?”袁增可问道,他不知道一场演唱会能对海川有什么意义。
吴以仁接过话头:“袁书记,我给你解释一下啊。”
“这个演唱会是要面对全国甚至延伸到香江的,如果在海川搞,那么海川的名字将会被所有人知晓。”
“我们觉得海川很熟悉,可是出了清江,你问有几人知道海川的,有些人甚至不知道海川在哪里,你让他来海川,他愿意吗?”
“但是有了这场演唱会,那就不一样了,全国人都会关心:为什么在海川搞?海川要是没有特色,怎么会选择海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