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春荒、计划、印章(1 / 2)

<b></b> 许卫东突然开口询问,把大家的注意力给拉了回来。

胡美凤也连忙说道

“对呀,他三叔,你说我和招娣能不能参加这个会计考试啊?有没有什么学历的要求呀?”

对于这两个问题,许多年当即给出了解释。

关于这个考试,其实跟所谓的电工证等职业资格证书一样,它是没有学历要求的。

这个年代,有学历的人,找工作都非常简单。

一般来说,只要是中专或者高中学历,国家都会帮忙安排工作的。

而电工证、会计师资格证等证书,自然不是针对这些有学历的人。

建国初期,国家急缺人才。

很多人有学识、有文化,却没有学历,这样的资格考试,就是给这些人的机会。

因为有很多人根本没钱读书,特别是农村来的孩子,很多人十岁还没到,就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了。

不少人,明明学习很优秀,却在现实面前,不得不辍学回家干农活。

也有人自学成才,但确实没办法读书,获得学历。

也因此,类似的考试,都是这个时代的特色。

而胡美凤她们当然可以去参加考试了,只不过她们想要通过考试,很难!

一来她们年龄较大,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很低。

二来她们估计也坐不住,毕竟她们也很久没有读书了,想要再捡起来,难度很大。

听罢许多年的话,胡美凤和范招娣两人都很开心,当即便表示想要加入进来,跟秦淮茹一起学习。

许多年一听,却乐道

“没问题啊,大嫂和二嫂那么喜欢学习,我是非常支持的。”

“不过,大嫂,二嫂,你们要是真的想学习,还得从头开始才行。”

“小梅,小倩,接下来就靠你们了。”

门口这边,老许他们父子三人也闻讯走了进来,“聊什么呢?那么开心?”

周红梅马上把这件事说了出来,老许他们也高兴不已。

能继续读书学习,肯定是好事儿啊。

至于能不能成,谁知道呢?

阎埠贵家这边,听到动静也凑了过来,还有王大娘这个八卦先锋。

很快,她们也听到了秦淮茹要参加下半年的会计考试,不由惊讶不已。

考试这东西,不是学生才可以参加的么?

“街道办没张贴公告吗?伱们都不看的么?”

许多年反问了两句,便没有继续跟她们闲聊了。

现在已经很晚了,该睡觉了。

转过天,院子里关于秦淮茹要参加会计考试这件事,便登上了四合院头条。

贾家继续唱衰,更多四合院邻居都是一副吃瓜的模样。

有人忍不住怀疑,这不会是许多年搞出来的迷魂阵吧?打着让秦淮茹参加考试的旗号,实际上是掏钱买工作?

一群闲着蛋疼的邻居,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聚在中院里,一边晒太阳取暖,一边闲扯淡。

“秦淮茹不是大着肚子么?她还能学得进去么?”

“对啊,去年九月份怀孕的,现在都快六个月了吧?到时候生了娃,坐月子,还能有时间学习?”

“谁知道呢?反正人家男人有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书房里,秦淮茹安静地看着书,外界的声音,根本影响不到她。

因为她更相信许多年说的话,只有把自己武装起来,内心强大了,就可以无惧这些闲言碎语。

所以她每天除了干家务活,就是待在书房里看书,偶尔起身活动一下筋骨。

孕妇也是不可以一直久坐,得健健身才行。

秦淮茹没受到这些干扰,反倒是胡美凤和范招娣两人,从一开始学习,就满心抗拒。

学不进去!

小家伙许晓蔓都要急坏了,一个是她妈妈,一个是她二婶,教也教不好,动不动就发脾气。

跟三婶比,差远了。

于是,没两天,胡美凤和范招娣两人的学习,便无疾而终了。

许多年听说这事儿后,笑了笑,似乎早有猜测。

成功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端那碗饭。

至于院里那些邻居们的声音,许多年也听说了。

只是,这些人都是背后议论,许多年也不好说什么。

反正这些人别来烦他,那她们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吧,他也管不了,毕竟嘴巴长人家身上。

这天,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许多年来到安定门鸽子市这边,见到了三爷。

罗伟强也在,甚至一见面,便跟许多年打听粮食收购的事儿。

后者可不会卖粮,他身上也只有不到两万斤的粮食,怎么可能随便卖呢?

再说了,就算要卖粮食,那也不是现在卖。

卖了粮食换成什么?

在许多年看来,最有投资价值的自然是黄金了。

等过个几年,古董才是最有投资价值的,往后就是字画了。

拥有空间这个作弊利器,许多年并不认为自己赚不到钱。

所以,他一点不急。

反倒是现在,他需要解决老许的病情问题。

“三爷,现在半个月过去了,怎么样?是否考虑清楚?”

半个月前,约定五百斤大米换两根百年老山参。

三爷闻言,苦笑一声,挣扎道

“韩同志,就不能再加一点么?”

“看来三爷是不乐意啊,那就算了,买卖不成仁义在,下次我们有机会再交易吧。”

听到许多年这样说,三爷直接跪了。

卖!

不卖不行啊,因为过去半个月,京城地区,一滴雨都没下。

常言道,春雨贵如油。

然而,这春雨愣是一滴都没有,可把大家伙给急坏了。

冬小麦是从去年九月十月种下去的,到今年五月六月就可以收成了。

然而,从二月冬雪化开之后,到现在,干旱已经持续将近一个月了。

要是再不下雨,接下来的收成,可想而知了。

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想办法解决干旱问题了。

可是,河流水位也在下降啊,这就非常可怕了。

三爷打听到了这些消息,甚至还有人说,这个干旱,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三爷更怕了。

粮食紧缺这件事,从春节那段时间就已经显露出来了。

京郊很多公社,过年的时候,就杀猪宰羊,那段时间的餐桌上,十分丰盛。

他们其实是预留好了粮食,可架不住干旱天气,大家的农活变多。

挑水灌溉麦田,对于很多农民来说,体力消耗可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中午那顿饭,必须是干的。

然而,不少生产队已经做不到了。

中午那顿饭只能从干饭变成了稀饭,从之前还可以立得住筷子的稀饭,变成了立不住筷子的粥。

反正大家已经有怨言了。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变化如此之大,是三爷没有想到的事儿。

早知道,他去年就把百年老山参给卖了。

许多年闻言,顿时笑了

“三爷还是很有眼光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开始交易吧。”

三爷苦笑一声,屁的有眼光啊。

五百斤大米可不少,如何运输是一个大问题。

罗伟强见缝插针,表示东直门外的那个四合院,可以作为中转站。

对此,许多年当然没有问题,反倒是三爷,沉吟片刻之后,无奈答应了下来。

于是,三人离开了安定门这边,许多年更是先一步离开了。

过了半小时,许多年这才担着两百斤大米,走进东直门外,罗伟强他们的四合院仓库。

前后两次,许多年便把五百斤大米运到四合院里面,拿到了他一直心心念念的两根老山参。

两根百年老山参都是干货,根据三爷的叙述,已经珍藏了八年之久。

看了几眼老山参,许多年收了起来,突然对三爷说道

“三爷,您手里头还有老山参么?”

如果还有老山参的话,许多年当然不介意拿下来。

经过老许这件事,许多年对药草的需求,极为旺盛。

人这辈子,说漫长也挺漫长的,毕竟生活那么苦,几十上百年的时间,当然很难熬了。

但是,说短也挺短的,短短几十年,何况明天和意外,谁知道哪个先来?

就像是段小鱼父亲,结局几乎已经注定了。

所以,如果有可能,许多年更希望没有疾病。

但这是不可能的事儿,那么他只能尽量去收集这些药草。

他不想再经历类似老许这样的窘境了,几乎是束手无策啊。

“您还收老山参啊?”

许多年点点头,冲三爷和罗伟强两人说道

“没错,最好是百年老山参,对了,我不要土人参。”

土人参的价值不高,许多年并不需要那么多。

反倒是老山参,价值高,很多病症都可以用到老山参。

尽管百年老山参本身并不能抗癌,对癌症也无法起到治疗作用,但仅仅只是百年老山参,对癌症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便足够了。

再者说了,老中医这一次给老许治疗直肠癌的整个过程中,许多年可是一直在旁边观察呢。

自然非常清楚百年老山参的真正作用。

三爷的目光闪烁了一下,点点头,表示他手上已经没有老山参了,不过,下次再有的话,他会联系韩同志的。

既然这样,许多年便没有再停留了。

看样子,他还得去一趟杨家庄那边,看看张憨儿什么时候会把他们家埋着的百年老山参挖出来交易。

于是,许多年回到单位上班的时候,又跟计春耕请假了。

后者却突然叫住了他,关心问道

“多年,你父亲的病怎么样了?”

“主任,还是老样子,现在还是差几样药材,要不然,我师傅肯定可以帮忙治好了。”

许多年简单说明了一下情况,也说清楚了目前的困难。

张明德接手治疗之后,就已经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老许的身体了,也就是常说的化疗。

西医叫化疗,也就是化学药物治疗,中医就是治病救人。

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治疗癌症可以采用草药、针灸和按摩等自然疗法。

其中,草药可以调理人体气血,帮助减轻癌症症状;针灸可以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按摩可以舒缓疼痛和放松肌肉。

而张明德目前就是在利用这些办法,进行环境老许的直肠癌病症,减缓癌细胞的扩散。

毕竟现在还有很多药物并没有收集齐全,自然没有一步到位,进行根治治疗了。

具有较好治疗癌症作用的中草药,如青蒿素、三七、桑白皮等,这些都是较为容易获取的。

可其他药物,例如最好的辅助之药百年人参,就还差一根。

计春耕听罢,皱眉道

“那你不需要再去长白山那边亲自挖药了吧?”

“主任,现在还确定不了。”许多年摇摇头,道

“如果三月份之前,还无法换到最后一根百年人参,那么到时候我只能申请停薪留职一段时间,亲自前往长白山了。”

听到这句话,计春耕顿时头疼不已。

停薪留职这件事,看似容易,可哪有那么简单?

不管在哪里,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尽管现在国家缺乏人才,可不代表缺了谁,地球就不运转不了。

第五设计室的组长,要是空缺了,可能短时间内,无法马上找到替代的人。

但如果真的想要提拔人才,肯定有不少人马上来顶替这个职位。

离开计春耕办公室之后,许多年推着二八大杠走出单位。

来到杨家庄附近,他已经换了装束。

等他来到小卖部的时候,正在里面忙活着搬东西的张憨儿,也看到了许多年。

脸色登时一变,张憨儿顾不上那么多,直接给许多年使眼色。

然而,后者好像没有看到一样,径直上前帮忙搬运货物。

生产队的小卖部,今天刚好有车子从城里出来,把近段时间,生产队需要的生活物资给送了过来。

张憨儿懵得不行,对许多年的厚脸皮和自来熟,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连带着送货的司机,都跟许多年聊了好几句呢。

“同志,你们这车子,会不会经常抛锚啊?”

许多年对这个时代的车子,了解很多,但他重生之后,却没驾驶过几次。

司机同志明显是找到了可以说话的人,聊天热情一下子就上来了。

因为许多年在部队的时候,就经常开车,也熟悉修车,所以跟眼前这个送货司机聊天的时候,总能轻松驾驭。

加上许多年还有后世的眼光,不算刻意的奉承,便让送货司机找到知己的感觉。

听着对方吐槽司机工作,经常半路抛锚的事儿,许多年听得很认真。

尽管许多年没有想过要换一份司机的工作,但了解一下,还是没有问题的嘛。

很快,货物搬完了,送货司机还意犹未尽。

只不过送货司机也知道,该走了,要不然,到下一个目的地,就不赶趟了。

等送货司机离开之后,许多年这才看向张憨儿。

后者却直接说清楚了,他没有百年人参,也不会卖。

“是是是,我知道您没有,这不,我就是过来问问嘛。”

听罢对方的话,许多年知道,他应该准备前往长白山了。

因为张憨儿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肯定不会冒着风险拿出那根百年老山参的。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最起码要到五六月份之后,张憨儿才有可能拿出百年老山参。

尽管天气干旱会持续到四五月份,但许多年并不想等到那个时候再去长白山那边。

老许的病,越早治疗越好。

况且,谁知道张憨儿,是不是真的会在五六月份,把那根老山参挖出来卖了呢?

因此,许多年必须做更多的准备才行。

从郊外回到城里,刚走进四合院,便发现了院里的气氛不对劲。

周红梅她们一个个都面色凝重,老许也是拉着一张脸,十分难看。

“爹,妈,你们怎么了?”

两人还没说话,许卫东就已经开口了,“三叔,有人死了。”

“谁死了?”许多年惊讶了一下,肯定不会是家里人吧?

“是段小鱼她父亲走了,今天下午的事儿,唉!”

听到周红梅的话,许多年愣了一下,旋即道

“那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你们这副悲伤的样子,吓我一跳。”

倒不是许多年冷血无情,而是段小鱼这人,他本来就十分讨厌。

何况,死的人还是段小鱼父亲,他没拍掌放鞭炮庆祝,都算他大度了。

知道是这件事事情后,许多年没好气地说了一句,接着又道

“爹,您的病肯定会没有问题的,如果您再这样下去,对您的病可不好。”

说完父亲,许多年又把矛头对准了周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