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不会记得李三爷的绝情,只会觉得李文山他们发达了,看不起同族的穷亲,连堂兄弟家都不帮忙,不值得与他交好。
人都是只会同情看上去的弱者,却不会去过多了解这之间的内情,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
李三爷被正主直怼,却也无话可说,气的手都有点抖了。&34;那我们走了,老朽就卖个老,侄孙做人可要留一线,哼。&34;说着就要抬腿走出李家。
李老头看着他二哥这样,也直道:&34;当年二哥可给我留一线?小山说的对,找里长更好。&34;
李三爷头次这么后悔,当初知道读书的好处的话,他怎么样都要让一个孙子去书院,这样现在风光的就是他了!
李三爷出了李家,紧紧捏住李初九的手道:&34;初九,家里再穷,你也要供一个孩子读书,老四就挺机灵的。&34;
&34;嗯。&34;李初九本就不甘,凭什么他在众兄弟中都是出息的人,现在居然就因为一个会读书的儿子,让他们差这么多。
李老头看着他二哥这样出去,也不说什么。
两人回到家后,问道&34;爹(爷爷)怎么样?他们可是同意了!&34;
李三爷黑着一张脸道:&34;堵门口干嘛,进去再说。&34;
其他人看到老爷子黑着一张脸,心里也有点怯怯地。
李初九扶着他爹在堂屋做好,后开口问道:&34;爹,怎么办现在,可是真的要向李文山说的那样去找赵里长?&34;
李三爷沉思良久,道:&34;去,哪能不去,到时候你就这样说,李家为了公正,我们这亲叔伯也是这样做,到时候多放几亩地。&34;
&34;好的,爹,那我现在就去,免得到时候名额不够。&34;李初九赶忙道。
知道事情办成了李三爷的家里人都非常高兴,这可是占便宜的好事,心里也惦记着等家里宽裕了,到时候也送孩子去私塾启蒙。
李老头家,王氏正心情不好,李三爷上来家里一次,就让她想起那早夭的儿女。
&34;呸,兄弟血缘,当初我孩子饿了,怎么不记得念着是是叔伯之情,那我三个孩子就不会死了&34;说着王氏老眼泪水涟涟。在她看李三爷来太过势利,不与往来最好。
李文山看着这样赶忙安慰王氏,道:&34;奶奶,别想了,我们多买几个仆人,到时候他们再上门,就把他们打出去。&34;
&34;是啊!娘我们现在日子好起来了,小山有出息,这才是好事,家里值得高兴呢!&34;张氏也只能干巴巴的安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