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朝中知道民间竟然有商人主动捐粮的时候,浙区一区已经陆续运了三批粮食去往西南了,这三批粮加起来甚至超过了此前渝、汉、湖三区的军粮,而募捐活动还未结束,并且已经扩散到临近几州。</P>
霁帝大喜过望,下旨让浙区巡抚把捐粮的各商户登记好信息,待战事结束论功行赏。</P>
京中接连下了几场雪,屋外滴水成冰。</P>
五更钟敲过,福清端了碗热热的银耳莲子羹上前。</P>
“陛下,五更了。”</P>
“嗯。”霁帝点点头,抬手翻开奏折细细看着。</P>
福清这是催第三次了,其实自从民间募捐颇有成效后,他心里的压力减轻了许多,只是年纪大了心力不济,身上总是觉得不好。</P>
轻轻地放下羹碗,福清检查了炭火,默默垂手站到一旁。</P>
过了一刻来钟又出声提醒:“陛下,先吃点东西歇息一下吧,奴才给你讲点最近发生的事。”</P>
他说完又过了片刻,霁帝才朱笔落下御批,笑道:“你这老奴聒噪得很,要是累了不如下去换别的人上来。”话是这样说,他还是放下笔端起一旁温度正好的银耳莲子羹一勺一勺吃着。</P>
福清见状憨笑,挑着有趣的事讲——前户部老侍郎在任上算帐一把好手,蒙眼打算盘都丝毫不差,致仕后被家中老妻指使上街买菜却总是给错钱,前日被老妻找到菜摊,非说那个膀大腰圆的卖菜婆跟自家老头子有一腿,吵开了才知道老大人确实每日都给多八文十文的,是见卖菜婆家有个孙子天资聪颖,过目不忘,三岁起就能帮着祖母卖菜算账,只是家中要吃饭的嘴多,攒不出钱来供孩子上学堂,老大人也没有多少余钱,只能每日从菜钱中扣一点给他存着,存够两个月便能交一年的学费了。</P>
那小孩见状跑回家把老大人给的钱都捧来交还给老大人,还将每日多给多少钱都说得清清楚楚,一共四百一十二文分文不差,老大人愧得唉声叹气。那老妻也不是狠心肠的人,只不过气老大人瞒着她,闹开了觉得没脸,这钱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又看那小孩实在伶俐,便请他给自家孙子当书童,往后便跟着一起上学堂了。</P>
这也算皆大欢喜的结局了。</P>
福清讲得生动,霁帝也听进去了,待他讲完,还跟他说几句这位老侍郎在任上时的趣事,说完便也就歇了,那时天已经蒙蒙亮了。</P>
将军府的采买以前三五天才上一次街,实在是主子不在,一府下人关起门来看家而已,自从府中来了位娇贵的公主,采买的大娘无论如何要买最新鲜最好的食材来,便日日出门了。</P>
天冷了,菜市里新鲜的蔬菜都没两样,她每日得逛完东市逛西市,简直要走过半个京城。</P>
好在今日买到了水灵灵的大白菜,采买大娘一回府便跟阎婆婆说到将军小时候住的奉天城最爱用白菜来炖东西,粉条啊豆腐啊猪肉羊肉啊,都好吃,商量着要试着做一做给殿下尝一尝,边说着边揭开菜篮子把买到了新鲜肉菜拿出来。</P>
“咦?这怎么?”大娘吓了一跳,抓了个信封样式的东西来给阎婆婆看,“阎姐你看看,这怎么有一封信?”</P>
“这是哪来的?”</P>
“在我那篮子里放着,我今日出门还没有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