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税粮进京(2 / 2)

我在明末修仙 瑾珺 1892 字 10个月前

“东林党,好一个东林党!”</P>

钱谦益上书,要求崇祯皇帝给百姓一条活路。</P>

“百姓早就没有活路了,他们是逼朕承认他们吃下的土地,是要逼朕收回成命。”</P>

崇祯皇帝将奏折扔出数米远,眼睛血红,宛如要吃人的老虎。</P>

“陛下,何必生气,按照之前的步骤走就是了。”</P>

“拖延,朕真的可以拖延吗?”</P>

“掌握京营之后,定然能行。”</P>

大同,曹变蛟大营。</P>

“好!真的是好啊!有了这笔钱,可以大肆购买马匹了。”</P>

没错,曹变蛟接到王宁的书信,让他大量的购买战马,送到南方去。</P>

甚至风清扬亲自跑了一趟,将一千三百万斤粮食送来了。</P>

这些可不是给曹变蛟养兵的,而是用来换取马匹的。</P>

战争永远没有办法消灭一个民族,哪怕是梵国被人蹂躏了不知道多少次的地方,依旧没有灭族。</P>

只有文化能灭绝一个民族,比如汉文化。</P>

一个没有自己文字和文化的国家很容易被灭,因为他们没有觉醒民族意识,没有办法传承民族文化。</P>

文化输出从来都不容易,尤其是要深入底层,彻底灭绝一个民族的文化更加不容易。</P>

王宁要做的就是用粮食交易打开蒙古的大门,接着是经济控制,最后让蒙古彻底融入汉文化。</P>

“必须要精通汉语汉字才有资格和我们交易?”</P>

曹变蛟对这个要求有些莫名其妙。</P>

“王老弟这要求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啊!”</P>

“收集羊毛,大量收购羊毛?”</P>

曹变蛟还是不理解,羊毛纺织起源很早,在中原一直发展缓慢,汉民不喜欢那股味道,去油脂技术也差一下。</P>

王宁却要大量的收购。</P>

“难道王老弟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P>

曹变蛟很激动,羊毛保暖效果非常棒。</P>

要不是有那股浓郁的味道,估计达官贵族就没有不想要的。</P>

保暖的衣物大多笨重,冬日里根本展现不出那些妖娆女孩的身姿。</P>

“看来这条大腿要抱紧才行。”</P>

在宁安庄的工业城,此时织娘正在守着纺织机。</P>

没错就是守着纺织机,蒸汽机已经出现了,一架蒸汽机可以带动架纺织机。</P>

纺织机上也不再是之前的蚕丝,而是一根根牙签粗的羊毛线。</P>

羊毛织布是不可能的,陈凉席有招来匠人。</P>

这不,宋应星来了,看了一番之后,竟然就弄出了新的纺织机,专门纺织衣物的。</P>

“宋老果真是此道高手,今后工坊就全部交给您了。”</P>

王银很是激动的握着宋应星的手,这也不知道跟谁学的。</P>

“这……”</P>

宋应星是非常乐意的,宁安庄工业城有太多好东西了,尤其是合金方面,他也是专家,农业上面他也是厉害的。</P>

这里的一切都是为了生产而准备。</P>

“宋老莫非想要做官?”</P>

王银挤兑了一句,在他看来什么官有他舒服?没见现在他已经是良田数千亩,丹药吃到便秘的存在了。</P>

“我不喜欢做官,可是这朝堂?”</P>

“嘿嘿,这个你放心,朝堂的事,侯爷搞定。”</P>

很快路振飞就得到消息了,他莫名其妙就升官了。</P>

最关键这个官不是朝廷给的,是王宁封的。</P>

三府之地直接吧唧一声砸他头上了。</P>

为此他还找王宁抗议过。</P>

结果抗议无效,在人皇殿茶都没有喝一口,就被扔出来了。</P>

要不是将王胤昌放到了他的手下,多多少少算是给了一些福利,估计他都要罢工了。</P>

路振飞气的咬牙切齿许久,最后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P>

通州码头,第四批船队到了。</P>

好奇的商人官员总算是得到了消息。</P>

锦衣卫和东厂出来,直接带来了崇祯皇帝的圣旨。</P>

王承恩这位厂公亲自带队,五城兵马司带着牛车驴车马车一起来。</P>

“原来是河内侯送来的税粮!”</P>

“我滴个乖乖,这河内侯也太厉害了,我估摸着这粮食就有不下四千万斤。”</P>

“四千万斤?你可太小看了河内侯,这里足足有五千二百万斤,就算京师所有人吃,也能吃一个多月的。”</P>

伴随着税粮入京,文官集团彻底慌了,王宁这一次太绝了。</P>

他们一年的上交的麦子才三百多万石,王宁一个人就交了几十万石,这可彻彻底底打烂了他们的脸。</P>

更为让他们愤怒的是,他们没有阻拦住,让这件事彻底的曝光在天下人面前。</P>

“此子奸贼。”</P>

周延儒都骂骂咧咧,这一波直接将满朝文武的脸按在地上摩擦了。</P>

“哼!如此阿谀奉承,今冬看你如何过。”</P>

不知道多少文官骂骂咧咧,他们借着官绅避税,疯狂吞噬周围的土地,早就将王宁看作眼中钉肉中刺了。</P>

这个混蛋太恐怖了,直接将天下读书人的脸面摁在地上摩擦啊!</P>

这是绝了文人的根啊。</P>

“大家不用急,儒门之首孔家出手了。”</P>

这消息出来,不知道多少人为之震惊。